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芝麻产业转型与资本变动:数据透视下的行业新走向
 芝麻 2025-08-06 06:40:58

  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中国芝麻产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传统黑芝麻糊品类面临增长瓶颈,而跨界转型尝试屡现波折,叠加资本市场动作频繁,2025年成为行业关键节点。本文聚焦一家标志性企业——某知名芝麻食品上市公司的战略转向及国资入局动向,结合其近年经营数据与市场表现,解析行业趋势与潜在机遇。

  一、芝麻产业内控风险暴露:资本变动背后的治理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芝麻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某主营黑芝麻产品的上市公司近期宣布控制权变更计划,拟将约20%股权出售给广西地方国资企业。这一动作折射出民营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中的困境:此前监管部门警示函显示,其控股股东曾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关联方违规担保涉及金额占总股本比例高达3.85%,且截至2024年6月,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率达71.11%。

  国资入主可能带来显著改善。凭借地方文旅及大健康资源整合能力,国资背景企业可协助优化供应链资金流,并强化合规管理。数据显示,该上市公司2023年直饮类与冲饮类产品销量合计529.86万件,同比下滑超2%,凸显传统产品线亟需治理升级以提振市场信心。

  二、芝麻产业营收持续下滑:跨界尝试遇挫与回归主业的探索

  从财务表现看,该企业自2021年至2024年营收连降四年(分别为40.25亿、30.16亿、26.77亿、2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亏损收窄至4300万元后,2023年转为盈利7800万元。然而核心品类糊类产品的颓势未改——2015-2020年间销量从900万件跌至562.68万件,2024年进一步降至529.86万件。

  跨界扩张的失败加剧了困境:

  当前企业明确“回归主业”战略,推出年轻化产品线如黑芝麻丸、代餐粉等,但新品类营收占比仅1.33%,显示传统品类仍占绝对主导。

  三、芝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机遇分析

  (1)政策驱动下的健康食品赛道重构

  随着“大健康产业”纳入国家规划纲要,以黑芝麻为核心原料的功能性食品需求增长显著。2025年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其中植物基营养品增速超15%。企业若能结合地方国资的文旅资源(如广西特色农业IP),有望通过“健康+旅游”模式打开增量空间。

  (2)资本协同助力技术升级

  国资入主后可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支持技术研发与产能优化。例如,黑芝麻浆等新品类需突破低温锁鲜、精准营养配比等技术瓶颈,而国企背景的政策资源或加速这类创新落地。

  (3)市场竞争加剧倒逼品类迭代

  当前市场面临年轻消费群体偏好转移:传统冲饮产品需求年均下滑约4%,但代餐粉、即食零食等形态增长达20%以上。企业需在保留经典产品线的同时,通过跨界联名、场景营销等方式激活Z世代消费潜力。

  结论

  2025年的芝麻产业正站在转型十字路口:传统品类增速放缓倒逼企业强化内控与资本韧性;国资入局虽带来治理改善预期,但需直面新品类市场教育成本高企、跨界资源整合难度大的挑战。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健康科技+精准营销”双轮驱动,唯有通过产品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方能在千亿级健康食品蓝海中占据先机。

  (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基于公开披露信息及市场监测)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芝麻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