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休闲食品 资讯详情
2025年板栗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湖北省板栗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板栗 2025-05-19 14:25:35

  湖北省作为我国板栗的主要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栽培品种和野生遗传资源。然而,近年来该省板栗产业发展却遭遇了瓶颈。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省板栗产量达359237吨,位居全国第二位,但种植效益低下、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探索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受阻的原因,相关调研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旨在为新时期湖北省板栗育种研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板栗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板栗产业的基本情况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板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湖北省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全省各县(市)均有板栗栽培,集中分布在大别山区、大洪山区和秦巴山区。经过多年的栽培和良种选育,已形成十多个板栗良种,包括早熟品种红毛早、早枣红1号等,中熟品种桂花香、羊毛栗等,以及晚熟品种红光油栗、九月寒等。这些品种主要用于菜食,炒食栗在湖北也有一定产量,主要分布在巴东、神农架及房县一带。

  二、板栗栽培面积与加工企业规模

  板栗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提到湖北省板栗栽培面积大,加工企业已成规模。全省现有板栗林多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板栗林,2000年以后建的板栗林约占40%。以大别山早熟板栗区产量最大,主要分布在罗田、麻城等县市。各地普遍开展了板栗采收后的处理、贮藏保鲜和各种板栗食品加工工作。例如,罗田县全县板栗栽培面积约40000公顷,总产量约6万吨/年,形成了30余家板栗加工企业,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家,年收贮、加工能力达到4.5万吨,开发了板栗罐头、速冻板栗仁等系列产品,年创系列产值约12亿元。

  三、板栗产业发展潜力

  板栗是湖北省传统出口商品,2021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罗田益佳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板栗的出口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国内市场对板栗的需求也随着深加工休闲食品的开发上市而日益递增。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前景看好。

  四、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病虫危害严重

  病虫害是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的最严峻问题,且近年来有加重趋势。板栗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威胁,如板栗枝枯病、剪枝象、栗实象等,造成板栗有花无果、减产,甚至死树、死干。湖北省板栗虫害主要有剪枝象和栗实象两种危害最为严重,分别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发生,严重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

  (二)种植效益低下

  板栗种植效益低,表现为产量低、价格低、效益低。以罗田县为例,全县栗园平均单产仅有1200千克/公顷左右,而管理较好的板栗园单产平均应在3000千克/公顷以上。近年来板栗价格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5.4元/千克,2022年平均5.0元/千克,板栗单产价值仅为4500~6000元/公顷,除去人工费用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管理的积极性。

  (三)栗园管理粗放

  受板栗种植效益低下、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农村栗园缺乏管理,人种天养现象普遍。栗园的间伐、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基本无人愿意做,板栗生产顺其自然,导致板栗种植效益更加低下,形成恶性循环。当前,栗园过密、栗树过高、品种混杂等问题非常突出。

  (四)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湖北省缺乏强势的龙头企业。以罗田县为例,全县虽有30余家板栗加工企业,但普遍存在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经营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市场拓展能力弱,无力拉动罗田板栗产业发展。

  (五)市场竞争无序

  板栗鲜果市场和加工产品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板栗加工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生产的产品、销售的市场基本趋同,导致在市场上相互杀价,恶性竞争,品牌得不到保护,加工增值空间狭小,企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近年来,网络电商销售发达,价格更加透明,存在“劣栗驱逐良栗”现象,好板栗卖不出好价格,甚至有外地调入劣质栗以次充优冲击本地市场。

  (六)良种应用良莠不齐

  湖北省板栗生产中长期存在良莠不齐的局面,栽培不分品种良莠,不考虑品种区域布局,一处基地往往有多个品种,极不适应板栗商品化、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板栗的商品价值,直接影响到湖北省板栗的市场占有率。

  五、板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板栗生产新技术培训力度

  在湖北省板栗生产大县,每年针对板栗生产专技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重点推广板栗低改技术、栗园科学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土肥管理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实现栗园的科学管理,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

  (二)开展板栗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目前防治板栗病虫害的有效途径。政府应组织有力的统防统治措施,整合相关部门技术力量,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栗农提供全方位服务。预计统防统治后,产量可提高30%以上,虫害率可降低到10%以内,板栗收购价格可平均提升2.0元/千克。

  (三)推广板栗品种区域化种植,实施区域品种改良

  在板栗生产大县推广板栗生产区划,推广分片区分品种新建栗园和改造低产栗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建设板栗品种园和母本园。按照品种区域化规划,建设晚熟品种区、优质中熟品种区、早熟品种区,每区重点推广一个品种。

  (四)大力推广栗园低产林改造工作,科学管理栗园,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对现有低产栗园,大力推广栗园管理增产技术,按照板栗丰产林技术规程管理,采取改良品种、合理调整密度、土壤翻耕施肥、降低树冠高度等综合措施进行改造,有效提高板栗产量。

  (五)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解决板栗种植产量低、价格低、效益低问题的关键举措。应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板栗标准化生产的应用和覆盖率,推进农村栗园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种植大户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六)发展板栗林下经济,增加林地复合经济效益

  推动板栗林下经济发展,板栗林下种植菊花、金银花等有效益作物,优化板栗林下经济结构,发展林游、林种、林养模式,增加单位面积产值。

  六、总结

  湖北省板栗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全省广大山区经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面临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种植效益低等问题。未来,湖北省板栗产业应抓住机遇,坚持提高质量和拓展市场并重,积极发展板栗种植和套种林下经济,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促使板栗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板栗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