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为2025年下半年,鸡蛋市场正经历历史性高位存栏带来的持续供应压力。上半年主产区均价从1月的4.28元/斤跌至6月的2.76元/斤,创近三年新低,同时在产蛋鸡存栏量突破13.4亿羽的历史峰值。尽管行业已进入被动去产能阶段,但高基数叠加季节性需求波动仍主导市场走向。本文将从供需矛盾、成本压力及周期拐点三个维度解析鸡蛋价格走势,并结合季节性规律展望下半年行情演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鸡蛋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1. 产能扩张持续,存栏见顶预期渐近
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达13.4亿羽,环比增0.45%,同比增幅扩大至6.77%。尽管补栏节奏自5月起因亏损加剧而放缓,但2024年高位补栏的滞后效应仍支撑产能维持扩张态势。静态测算显示,在无超量淘汰前提下,存栏拐点可能于8-9月出现,集中淘鸡将加速这一进程。当前淘汰日龄已从537天降至506天,反映产业主动去产能动作展开。
2. 成本支撑弱化与替代品冲击加剧
饲料价格下行导致单斤鸡蛋现金成本压缩至2.6-3.0元区间,削弱底部支撑力度。同时猪肉、鸡肉价格走低分流消费需求,叠加梅雨季仓储困难及学校暑期消费减少,进一步压制现货需求。尽管7月后仓储条件改善可能触发补库,但高存栏基数仍限制反弹空间。
1. 亏损推动被动去产,淘汰节奏决定拐点时点
当前养殖利润已触及近年同期极值,主产区蛋价跌破现金成本(河北地区低至2.5元/斤),单斤亏损约0.4元。持续亏损倒逼加速淘鸡,淘汰鸡价格趋势性下跌侧面印证产能出清进程。若7月未出现预期延淘行为,理论淘汰量约8000万只将加速存栏见顶。
2. 季节性需求与供给高压的博弈
现货价格修复窗口或于8-9月开启:梅雨季结束后下游补库叠加中秋旺季需求爆发,预计推动蛋价温和上涨至3.5-4元/斤区间。但10-12月节后需求回落将考验产能去化效果,若淘汰进度不足可能导致现货小幅回调。期货市场已隐含对旺季修复的预期,08合约较07合约升水近700点。
1. 历史复盘与当前行情对比
参考2020年产能达峰后走势,若本次存栏峰值于三季度确认,现货或在触底后开启修复进程。但当前补栏绝对量仍处高位(2025上半年累计5.4亿羽),可能导致后续去化进程缓慢,价格中枢承压时间可能延续至2026年。
2. 交易策略与风险提示
下半年鸡蛋期货或呈现“先扬后抑”震荡格局:8-9月合约受季节性需求支撑存在修复机会,但高存栏压制涨幅;10月后需验证产能去化成效。建议投资者关注旺季兑现节奏,采取逢高空头思路应对潜在回落风险。产业客户可利用期货工具对冲库存贬值压力。
2025年鸡蛋市场在历史性高位存栏与季节性需求间持续博弈,供需矛盾的缓解需依赖产能加速出清。尽管短期价格受成本塌陷拖累,但持续亏损将推动行业被动去产能,8-9月旺季或成多空关键节点。长期看,当前价位已进入左侧布局窗口,但需警惕补栏惯性对周期修复速度的影响。市场最终走向取决于淘汰节奏、替代品竞争及终端消费韧性三重变量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