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成本优化、消费旺季及行业库存动态分析
随着国内养殖端产能调整节奏加速,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生猪供应压力或迎来阶段性缓解。当前数据显示,5月下旬以来猪价中枢震荡下移主要源于短期集中出栏行为,但9月后消费旺季叠加存栏结构优化的双重驱动下,下半年猪价表现有望超预期反弹。同时,饲料行业受益于水产投苗量两年低位支撑及海外业务扩张,头部企业盈利弹性持续释放。
当前国内生猪市场呈现"短期承压-中长期回暖"的分阶段特征。5月下旬至6月底,猪价中枢震荡回落主要因养殖端加速降重出栏导致库存释放提速。但根据行业产能去化规律推算:2024年连续两年水产投苗量下降将形成供给约束,叠加2025年第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日均消费量同比提升约18%),供需错配或推动猪价在Q4实现年内高点。头部养殖企业通过智能化管理与饲料配方优化,完全成本已降至16-17元/kg区间,较行业平均低2-3元/kg的边际优势将显著放大盈利弹性。
在生猪存栏量回升至4.5亿头(同比+8%)及养殖利润改善双重驱动下,饲料行业景气度持续修复。具体看:
1. 水产料需求爆发:当前水产价格指数较年初上涨12%,投苗量两年连续下滑(年均降幅约6%)形成供给缺口,直接带动高端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长超25%;
2. 海外业务高增长:头部企业通过东南亚市场布局实现饲料销量同比+30%,毛利率达28%(国内平均19%),显示显著的区域溢价能力;
3. 成本管控深化:原料采购集中度提升使豆粕替代技术应用率突破45%,推动综合生产成本同比下降约7%。
从产业链联动视角看,2025年生猪出栏量预计达7.3亿头(同比+5%),直接带动配合饲料需求增长120万吨。在此背景下,具备"成本优势+全球化产能布局"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需关注产能去化进程不及预期(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正常保有量上限)、极端气候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进口原料价格波动等变量。但基于行业库存周期规律和头部企业成本护城河优势,建议优先配置具备:
1.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行业均值的标的;
2. 水产料技术壁垒突出且海外业务占比超30%的企业;
3.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完善、ROE持续高于15%的龙头。
总结展望
2025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将呈现"供需双拐点+成本新优势"的共振行情,价格波动中头部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盈利超预期增长已成确定性趋势。饲料行业在结构性需求扩张与全球化布局红利下,有望延续量利齐升态势。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养殖端降本能力、后周期品类景气传导效率及海外业务边际改善三大核心指标,在产能优化窗口期把握具有α属性的优质标的。当前时点(2025年6月底),行业估值修复空间与业绩兑现确定性形成共振,新一轮投资机会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