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进入2025年后半年,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显著。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叠加供需失衡影响,近期全国猪价持续走低并跌破7元/斤关口。随着高温天气延续和终端需求疲软,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但下半年或迎来阶段性调整机会。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根据行业监测数据,2024年6月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为14.13元/公斤,环比下跌3.15%,跌幅达0.46元/公斤。截至6月上旬末,全国生猪交易均价进一步下探至13.99元/公斤,创下开年以来新低并首次跌破“7元”整数关口。这一趋势主要源于端午节后消费需求骤减与养殖端加速出栏的双重压力:
当前市场呈现“供增需减”剪刀差特征:
数据显示,6月重点屠宰企业日均屠宰量较节前减少2.44万头,鲜品消化能力不足直接压制猪价反弹空间。
短期内(7-8月),高温天气或持续抑制终端消费,预计中上旬全国均价仍将震荡走低。但以下变量可能推动价格修复:
1. 供应端调整:若养殖企业因亏损主动减量,叠加政策性收储动作,或缓解供过于求态势;
2. 需求端改善:待高温消退后消费回暖(如学校开学、中秋备货),屠宰量存在回升可能;
3. 成本支撑效应:饲料价格维持高位将对猪价形成底部托底作用。
从年度视角看,2025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预计保持合理区间(4100-4300万头),产能去化速度直接影响下半年价格走势:
总结
当前生猪市场正经历周期性调整与季节性波动的叠加影响,短期需关注高温对消费的压制及供应端去产能进度。尽管6月均价跌破关键位导致行业亏损扩大,但下半年在供需关系再平衡和成本支撑下,价格有望触底回升。建议产业链各环节密切跟踪政策动向、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与饲料成本波动,以科学决策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