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农业 资讯详情
河北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 助推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农产品 2025-05-25 17:30:1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河北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贯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收突破68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2.4:1,形成科技引领、品牌赋能、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一、农产品加工规模持续扩大 增效显著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产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近日在邢台市举办的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超6800亿元,农产品加工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其中山楂、板栗、杏仁等特色林果综合加工能力持续领跑全国,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96家,位居全国第九位。通过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链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释放发展动能

  在隆尧县糊粉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小麦经过物理法分离技术处理后,原本被废弃的糊粉层得以保留并制成高营养产品。这项由科研机构攻关的核心技术,不仅使小麦利用率提升30%,更推动了传统粮油加工向健康食品领域升级。类似的创新案例在河北省比比皆是:河北今旭面业通过与高校联合研发,成功开发出富含膳食纤维的荞麦半干面,产品远销京津市场。当前全省已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规模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2024年引进农业招商项目691个,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三、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推动三产融合

  河北省聚焦粮油、蔬菜、果品等六大主导产业,构建起涵盖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实施奶业、中央厨房等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推动农产品加工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例如在隆尧县,小麦从田间到糊粉层产品的全链条开发,带动周边20万亩优质麦基地建设;邢台市依托特色果蔬资源打造"生产基地+加工园区+商贸物流"综合体,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这种"前端建好第一车间、后端延伸最后一公里"的模式,使农产品附加值平均提升45%以上。

  四、市场需求导向 生产精准对接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向个性化、功能化转型。企业通过建立市场大数据分析系统,动态调整产品结构:有的开发低糖杂粮面满足慢性病人群需要,有的推出冻干果蔬脆片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偏好。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模式,使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至72%,优质专用原料基地面积突破1800万亩,有效破解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发展瓶颈。

  五、品牌战略提升竞争力 打造区域名片

  河北省将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举措,通过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工程,培育出"巨鹿金银花""迁西板栗"等30余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同时支持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全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年均增长25%。在强化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打造自有品牌矩阵,目前已有17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产品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总结来看,河北省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和市场驱动的"三维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路径。未来将以建设京津冀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品牌培育,力争到2027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探索更多"河北经验"。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农产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