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1日,四川省自去年11月起试行的一项政策引发社会关注:全省外卖送餐人员及预包装食品销售从业者无需再办理传统意义上的健康证即可上岗。然而,这一改革在实际执行中却遭遇了平台与政策的矛盾——部分外卖平台仍要求骑手上传健康证明,导致大量从业者不得不通过非正规途径应对。近期相关部门紧急协调后,政策边界进一步明确,平台方也表态将逐步调整规则以适应新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自2024年11月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局联合试行新规定,明确外卖送餐员及预包装食品销售从业人员无需办理纸质健康证即可开展工作。根据新政,体检机构不再单独为外卖从业者提供健康证服务,但可出具常规体检报告作为从业健康证明。此举旨在简化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然而,在政策落地初期,这一调整并未同步向各外卖平台传达,导致执行层面出现断层。
尽管省级部门已明确取消强制性健康证办理,但美团、饿了么等主流外卖平台至今仍保留原有规则——骑手需上传有效期内的纸质健康证才能正常接单。由于体检机构不再开具该证件,大量从业者陷入两难:若拒绝提交虚假证明则面临收入中断风险;若配合造假,则可能触犯法律或引发食品安全隐患。近半年来,“PS健康证”“代办理假证”等灰色产业链在骑手群体中悄然滋生,成为政策落地与平台监管脱节的直接后果。
央视新闻报道曝光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迅速约谈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负责人,并强调“入职体检不等于健康证”。根据最新沟通结果,体检机构可为骑手提供常规体检报告作为从业健康证明,而无需强制办理传统纸质证件。各平台随即回应称,将依据新政调整审核规则:短期内允许骑手上传体检报告替代健康证;长期则计划开发电子化健康信息对接系统,与医疗机构直接联网核验数据。
此次争议暴露了政策改革中“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一方面,简化准入门槛有助于降低从业者负担、促进灵活就业;另一方面,平台对健康证明的刚性要求反映出其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审慎态度。未来,如何在简化流程与确保安全间找到平衡点,仍需监管部门、企业及从业者的共同协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