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深两市5100余家上市公司已全面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在稳增长政策和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其中48%的公司利润正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改善,科技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GDP的56%,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从行业分布来看,28个实体大类行业中,11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汽车、商贸零售等行业表现突出。金融业净利润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券商和保险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16%和110%,主要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和债券价格上涨。
商品消费领域稳步增长,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净利润分别增长7.1%和11.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0.9%,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养殖和饲料行业在猪周期利好和降本增效的驱动下大幅扭亏,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6%,白酒、软饮料、休闲食品和调味品行业均实现显著增长。
交通运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5%,机场和航空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75.6%和69.3%。京沪高铁净利润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10.6%。快递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1.7%和22.7%,航运港口行业净利润增长31.0%,水上运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
境外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同比增长7.3%,实体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14.3%。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表现突出,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等行业境外业务收入增速在10%至30%之间。63.0%的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或产能,显示出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持续深化,带动电子通信上下游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7.2%和8.0%,净利润分别增长13.2%和12.9%。AI算力龙头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AI存储器公司和智能穿戴领域企业净利润分别增长584.2%和272.5%。工业金属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0.6%,龙头企业净利润增速均超过50%。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强度达2.6%。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八大高科技行业,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业绩增长。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万亿元,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增长3.6%。实体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3%,28个实体大类行业中,17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计算机、有色金属、传媒、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增速靠前,传媒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9.1%。锂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3.9%,显示出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复苏。
上市公司回款速度加快,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2024年四季度,地方化债组合拳进一步为地方发展减负增能,实体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50.4天。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全年分红金额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国有企业继续发挥分红主力军作用,近千家国企合计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2.8%。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积极性进一步提升,2024年共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计2123亿元。
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和稳增长政策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展现出强劲韧性。科技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表现突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展望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赋能和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上市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