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能源 资讯详情
四川加速构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生态 力争2027年营收突破6000亿
 新能源 2025-04-17 13:30:1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说明:突出产业规模目标与核心领域)

  四川省日前发布《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计划通过三年攻坚将光伏、风电、氢能三大赛道打造为全省经济新增长极。这一规划不仅明确了到2027年实现全产业链营收6000亿元的量化指标,更系统性构建起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标志着四川正式开启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一、锚定千亿目标 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四川省将以光伏、风电、氢能为突破口,重点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收将突破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规模,同时推动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提升至4500万千瓦。该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增强四川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形成以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为核心的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二、实施八大攻坚行动 强化产业链韧性

  方案提出实施八项重点工程: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完善区域协作网络;依托企业培育计划打造百亿级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群体;强化创新能力提升攻关"卡脖子"技术。特别针对光伏产业,将围绕硅料提纯、电池片制造等环节强化本地配套能力;在风电领域重点突破大兆瓦机组关键部件研发;氢能板块则聚焦制储运加全链条技术突破。

  三、精准绘制产业图谱 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为实现精准施策,四川省专门编制了三大细分领域的产业发展图谱。通过对比分析产业链各环节的本地化率和竞争力指数,清晰识别出光伏辅材供应不足、风电核心控制系统依赖进口等关键短板。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建立"一链一策"推进机制,设立专项攻关项目库,确保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与协同发展区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

  四、构建三重保障体系 释放政策叠加效应

  在要素保障方面,将统筹土地指标向重点园区倾斜,优化绿电直购机制;技术创新领域组建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设立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市场应用层面则通过政府投资工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打造零碳产业园区等方式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这些政策组合拳将形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场景落地"的良性循环。

  五、深化区域协同 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

  方案特别强调构建"双核多极"空间布局,确立成都都市圈为创新策源地,川南经济区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攀西地区建设氢能制备基地。通过建立跨市州产业协作机制,推动技术成果共享和产能合理分工,预计到规划期末全省新能源产业链协同效率将提升40%以上。

  结语:

  四川以系统性思维谋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蓝图,不仅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更将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该省正加速从清洁能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技术领先、链条完整、应用广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全国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新能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