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加速渗透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从技术研发、学科建设到评价改革全面部署,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提供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教育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意见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建设步伐,完善多模态语料库并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数据集。在算法安全评估基础上,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重点推进思政、科学教育、美育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的垂直应用。通过布局前瞻性课题与试点项目,实现大模型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培育新兴应用生态奠定基础。
面向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需超前布局数字领域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职业教育方向以适应产教融合趋势。意见明确要优化高校学科设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并衍生交叉学科增长点。同时强化职业教育与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衔接,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一体两翼”建设目标实现。
深化教育大模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完善知识图谱并构建能力图谱,推动教学全要素向智能化升级。统筹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高校需建设“通用+特色”通识课程及智慧课程群,中小学校则要开好信息科技相关课程,并鼓励开发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此外,通过云端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等新型载体,探索智能学伴与数字导师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建立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覆盖学生发展全过程的数据采集与精准画像。意见要求强化全面发展导向,在考试评价改革中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试点项目,并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数据共享。通过院校评估、学科专业评估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结果评价向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范式升级。
结语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系统性勾勒了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实施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引擎,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优化学科布局;以数据驱动重塑评价机制。这一战略不仅将加速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通过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长效支撑,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