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6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体系作为战略核心。会议指出,通过构建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开展应用试点等举措,我国正系统性推动教育模式革新,旨在打造适应智能时代的高质量教育生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教育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教育部强调,教育数字化是开辟发展新赛道的战略选择,需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意见提出要把握数字化规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育全流程变革,释放系统性改革动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这一方向的确定,标志着我国教育领域将进入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
会议透露,中国将积极建设教育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垂直领域的专用模型。通过分阶段开展应用试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学段、多场景的智能教育服务体系。此举旨在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资源分配不均、个性化不足等问题,推动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核心任务。意见要求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高阶思维培养,通过智能技术打造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堂环境。同时强调管理者需提升数字化领导力,教师应强化数字素养,确保技术赋能转化为实际教学效能。
为塑造适应智能化社会的竞争力,意见特别提出要开展覆盖多学段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将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引导其掌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探索与创新的方法论。此举不仅关注技术应用层面,更注重培养人机协同时代所需的综合素养。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此次意见的发布是对三年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并进一步细化了未来部署路径。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和扩大试点范围等措施,我国正加速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智能支持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基础模型研发到教学场景落地,从教师能力提升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此次战略部署全面覆盖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创新和系统性改革,中国正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为全球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