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食品其他 资讯详情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 2025-04-10 06:29:4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但面对新兴业态与复杂风险,仍需多部门协同发力。近日,《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食品安全治理上迈入系统化、精细化的新阶段。该文件聚焦全链条监管漏洞,通过21项具体措施构建更严密的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一、补足全链条监管短板 实现责任精准覆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食品安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针对近年暴露的协同机制薄弱环节,《意见》首次将食品贮存、配送等中间环节纳入监管范畴。要求贮存主体建立全过程记录制度并审核受托方资质,明确网络平台与快递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闭环管理。通过细化21项具体措施,填补了8个关键领域的监管空白,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全主体、全流程的精准管控。

二、创新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打造智慧监管体系

针对散装液态食品污染风险,《意见》建立运输准运制度与电子联单管理机制。要求对运输车辆实施专车专用准入审核,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控交付装卸过程,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环节污染问题。同时推动货运车辆向智能化、清洁化升级,为冷链物流提供装备保障,形成"准入运输追溯"的立体防护网络。

三、强化跨境食品风险防控 完善进口监管机制

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制度,将疫区食品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产品纳入动态管控范围。完善海关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对境外突发事件引发的风险实现快速响应。通过强化口岸查验与后续追溯管理,构建起"源头阻截过程监控应急处置"的跨境食品安全防线。

四、深化协同治理机制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针对校园食品等民生关切领域,《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联合多部门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在网络订餐方面明确平台企业需履行配送环节安全责任。通过完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农业农村与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并对高风险农产品实施精准专项整治。

五、构建全链条打击犯罪体系 提升执法震慑力

聚焦种植养殖、网络直播带货等重点环节,公安部门将建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新机制。通过强化行刑衔接和跨区域协作,实现从原料供应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打击,形成"风险早预警、违法必严惩"的高压态势。

总结:此次监管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构建了更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从运输准运证明到跨境电商负面清单,从贮存主体责任明确到配送环节全程追溯,每一项措施都直指行业痛点。随着多部门协同机制的深化和智慧监管体系的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正朝着全链条、无死角的方向持续迈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