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药品流通管理也日益规范化。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重要提示,强调购药者需提高对药品追溯码的重视程度,以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空盒或损毁码进行非法交易。以下从选购、使用到处置全流程,为公众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与风险规避建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保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医保购药者应优先选择外包装上印有完整追溯码的药品。国家明确规定,所有合规药品均需配备唯一可识别的追溯标识。若发现无码产品或码面损毁,请立即停止选购,并向相关部门反馈异常情况。
在支付药款时,请主动要求售药人员当面扫描当前药品小盒上的追溯码,而非其他包装层级(如外箱或说明书)。此举可有效避免“调包”风险,确保所购药品与医保系统记录完全匹配。建议购药者留存相关凭证,以备后续查询。
部分犯罪分子可能通过回收空盒并重新灌装劣质药物获利。为避免成为非法交易的受害者,购药者需定期检查药品包装完整性,尤其关注追溯码是否被二次粘贴或人为修改。医保部门提醒:每一次扫码验证都是对用药安全的关键守护。
完成疗程后,请将空药盒撕毁至无法复原,并着重损毁追溯码区域。对于未使用完的药物,建议逐粒拆分后投入社区指定有害垃圾回收点,切勿随意丢弃或转售他人。此举既能阻断信息盗用途径,也有利于保护环境与公共健康。
总结:药品追溯体系是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重要防线,每一位购药者的主动参与都将提升整体用药安全性。通过规范选购流程、强化验码意识、科学处置空盒,公众可有效规避回流药风险,共同维护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可持续发展。医保部门将持续完善监管机制,并呼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筑牢药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