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深化,国家持续推动医药领域数字化管理升级。通过强化药品耗材全链条信息透明化,监管部门正着力提升用药安全性和供应链管控能力。这一进程不仅为行业提供了规范化发展的新路径,也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创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保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国家医疗保障局已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平台,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数据追踪。截至2024年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药耗生产及流通企业主动对接该平台,完成本企业产品的追溯信息上传与下载操作。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中——近8000家企业已咨询相关流程并着手准备接入工作。
平台向所有参与企业提供免费的全链条药耗追溯信息查询服务,涵盖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供应链环节。企业可借助这些实时动态数据优化产品开发方向,精准定位市场供需缺口,并通过分析流通路径提升仓储物流效率。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显著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本损耗。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医保发〔2025〕7号),要求自2025年起,所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将各级包装单元的追溯信息上传至全国统一平台。此举标志着我国医药行业正式迈入全链条数字化监管新阶段。
通过建立生产端与流通端的数据闭环,医保部门能够更高效地开展医保基金使用监控和药品质量溯源工作。企业则能利用平台数据强化品牌管理能力,在研发环节规避市场风险,在销售环节实现精准营销。这种政企协作模式为医药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总结:国家医保局主导搭建的追溯信息平台,正在重塑我国药品耗材行业的运行逻辑。通过强制性政策引导和开放共享的数据服务,该体系既强化了政府监管效能,又为企业创造了降本增效的新机遇。随着2025年全面实施节点临近,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超过万家相关企业完成系统对接,形成覆盖全国的医药产业可信数据网络,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