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乳制品 资讯详情
2025年乳制品行业现状分析:乳制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乳制品 2025-03-27 08:50:3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品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2025年,乳制品行业将继续朝着品质化、健康化、品牌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乳制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本文以新乳业为例,深入分析其经营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升竞争力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乳制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乳制品行业现状分析

  一、新乳业的经营现状:依托资源优势与成熟运营体系推动乳制品业务发展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新乳业作为西南地区著名的区域性乳品企业,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在乳制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乳业起源于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乳业事业部,借助新希望集团的强大产业链赋能,形成了以并购整合各区域性乳品企业的“1+N”战略模式。通过投资并购,新乳业不断扩大业务版图,目前已拥有47家控股子公司、15个乳品品牌、16个乳品加工厂和13个自有牧场,业务涵盖奶牛养殖、乳品研发、生产至销售的全产业链。自2010年起,新乳业锁定“鲜战略”,聚焦低温产品线,采用“1+N”战略拓展,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品牌的转变。

  在投后运营方面,新乳业通过长达20年的并购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快速融入被并购公司的体系化运营方法论。对于并购前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新乳业针对其产品更新、激励机制优化、低温线研发、营销等薄弱环节,提出全套整改措施,利用自身优势对其赋能;对于并购前经营不善的企业,新乳业通过统一运作,优化管理系统,降低成本,挖掘产能及市场空间。通过并购,新乳业不仅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还提升了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乳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以低温乳制品为核心,提升产品附加值

  新乳业坚持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方向,专注于发展以“新鲜”为核心的低温鲜奶与高品质特色酸奶产品线。这一战略使新乳业在乳制品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低温乳制品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新鲜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新乳业通过积极研发、加快产品更新,利用DTC(Direct to Customer)、新零售等数字化工具,加强直送上门、在线零售及私域流量等业务,占据了家庭订奶及私域渠道的制高点。在并购策略上,新乳业逐步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生增长为主导,优化产品组合,支持全产业链扩展,确保高质量增长。同时,新乳业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强大的低温产品产业链,增强主品牌影响力,凸显地方品牌特色,提高乳制品的市场销售匹配度和盈利能力。

  三、新乳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品牌、成本与财务压力

  尽管新乳业在乳制品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首先,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难度较大。新乳业完成三轮大并购后,旗下拥有多个区域性品牌,这些品牌在特定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由于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供应链管理等限制,以及低温奶制品难以长时间存放的特性,难以实现全国范围的产品供应和销售网络布局。此外,蒙牛、伊利等全国性品牌在乳制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新乳业在进入新市场时需面对这些头部品牌甚至国外品牌的激烈竞争。

  其次,上游牧场原奶供给成本攀升。新乳业的低温液奶战略依赖于高品质原奶的稳定供应。然而,国内奶源分散养殖现状和原奶产量不足,使得新乳业不得不依赖进口原奶,其进口比例约占总需求的20%。受国际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原奶成本占据营业成本比重超过50%,且近年来原奶生产成本平均上升20%,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和汇率变动也对国内原奶成本产生间接影响,增加了新乳业维持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不确定性。

  最后,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2022—2024年,新乳业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负债压力持续加重。2022年总负债为68.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91%;2023年总负债进一步上升至72.5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0.47%;到2024年9月30日,总负债为75.00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2.50%。新乳业长期的并购扩张为其带来广阔市场,但同时也显著增加了负债压力。此外,新乳业的毛利率相比同行较低,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04%、23.80%和23.50%,明显低于蒙牛、伊利等企业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如何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毛利率,成为新乳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新乳业提升竞争力的优化策略:品牌建设、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升级

  为提升乳制品行业竞争力,新乳业需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首先,加强品牌影响力建设。新乳业应有效利用数字化工具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价格策略、促销活动、渠道管理等,立足西南地区,深耕区域市场,提高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加强线上电商平台、线下零售网络的开发力度,提高乳制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可及性。此外,新乳业应发挥“低温”竞争差异化优势,确保产品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塑造品牌形象相辅相成,新乳业可与其他企业、协会或政府机构合作,联合组织公益活动,共同推广品牌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其次,提升上游牧场原奶自给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奶牛产业纾困,支持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为新乳业加快自有牧场建设与升级、优化饲料配方和营养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新乳业可借鉴行业经验,通过与大型奶源基地的战略合作,保障奶源供应稳定。其牧场多位于生态环境绝佳地区,可与政府开展文旅合作,探索“生产+旅游”模式,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牧场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随着行业对奶源自给率的重视,新乳业在扩大牧场规模和引进优质奶牛品种方面也具备广阔空间,通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原奶生产成本,提升单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优化企业管理成本控制。乳制品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新乳业已完成三轮大并购,规模趋于稳定,应适当调整战略目标和方向,推动内生增长作为主要战略目标,将并购作为辅助手段。新乳业应发挥差异化竞争力优势,在“低温”领域深耕,扩展稳定市场深度和宽度,夯实基础,扩大社会认知度,全面提升企业价值。同时,提高毛利率能提供更多现金流,推动企业成长,助力投资,如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缓冲空间,降低运营风险。因此,新乳业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优化供应链流程,对供应链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风险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定期进行供应链成本分析和改进活动,持续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策略。

  总结

  提升乳制品行业竞争力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产业链升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乳业经营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其在乳制品行业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品牌影响力建设、提升上游牧场原奶自给率、优化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等优化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新乳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乳制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