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旅游产业细分 资讯详情
政策推进民宿提升品质 短期城市民宿进行调整洗牌
 民宿 2020-01-01 09:54:29

  为了加强短租房、民宿的严格管理,北京市10日发布《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此类住房的各方主体责任,提出了出租登记、入住者信息报送等要求。业界认为,短租房、民宿将迎来最严监管。

  政策推进民宿提升品质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推进,以及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人们对旅游住宿方面的要求正在发生转变,不再满足于住在酒店,也开始钟情于短租房民宿。然而,短租房民宿与饱受人口密集困扰的城市常住居民,存在天然矛盾冲突,虽然发展态势迅猛,但短租房民宿频频引发“民诉”。比如,北京大量居住小区内的民宅,以“短租房”“民宿”等形式对外出租。由于旅客入住时间不定、人员混杂、夜间活动频繁等,引发了小区住户投诉举报,存在扰民、治安等问题。

  可见,短租房民宿入小区,既是一个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短租房民宿逐渐向家庭旅馆方向发展,容易发生变相逃税、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对城市小区内短租房民宿难以管理,容易带来小区安全隐患。基于此,北京将对短租房民宿实施“最严监管”,明确规定:经营短租房要符合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定;没有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定的,要取得同楼其他业主书面同意。房屋还要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并依法办理房屋出租登记。同时,提出了入住者信息报送等要求。

  然而,短租房民宿入小区,除了有地方行政法规规范,更须有全国统一的刚性准入标准。众所周知,2019年7月,旅游民宿首个国家级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发布,其中明确规定,旅游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由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对照此规定,目前一些小区中所谓的短租房民宿,实际上只是炒了旅游民宿概念,有的甚至是群租房的“升级版”。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民宿“国标”,《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仅是民宿领域的一个行业自律标准,缺乏刚性约束力。对于短租房民宿从业者来说,《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以及各地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并不能立即改变民宿产业发展的现状。法律地位的模糊,给民宿的行业管理带来了诸如该不该管、谁来管、如何管、管什么等一系列难题。可见,民宿产业距离真正的规范化、合法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换言之,短租房民宿入小区,立法监管须强力跟进。这就要求,除了民宿行业自身要更加注重加强自律及提升品质,政府更应加快相关监管政策法规的制定,推动民宿产业新业态的健康快速发展。换言之,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出台更多针对民宿产业的法律法规,明确租赁双方的责任,使各类相关事件和纠纷均能有法可依,其中包括小区短租房民宿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同时,行业机构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对房屋及租赁双方进行资质审核,并且建立更多投诉举报平台,方便用户进行问题反馈,这样才能使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推进民宿提升品质

  短期城市民宿进行调整洗牌

  虽然新规的出台将加速民宿行业驶入规范化的快车道,不过短期来看,一些城市民宿也面临较大的调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谷慧敏指出,短期内,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城市民宿将逐渐退出市场,甚至一些民宿迫于沟通成本的考虑,将转做长租民宿。

  由于《征求意见稿》里规定,拟要求经营短租住房应当符合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定,并取得出租住房业主的书面同意,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短租房屋业主无法取得同楼业主书面同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转做其他。

  2020年疫情期间,很多短租民宿房东一方面要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迫于此前投入的房租、装修成本的压力,因此便转而做起了长租民宿的生意。

  据2016-2020年推进房屋租赁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了解,2020年在北京经营城市民宿的安安(化名)就将自己经营的短租民宿改成了长租,在安安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北方市场更适合做长租。

  拟出台的新规肯定是利于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在一些条件细则和执行层面,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短租房屋业主需要征得同楼业主同意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此外,小猪民宿平台方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到最终落地执行能有一个时间缓冲,让城市民宿业主进行过渡调整,毕竟,在这次疫情中,多数民宿业主为配合疫情防控也遭受了较大损失。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虽然短期内城市民宿数量有可能减少并进行一次调整洗牌,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民宿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