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互联网应用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互联网行业现状
 互联网 2018-09-28 10:29:15

  2018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3.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以下对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分布在全国19个省份,而进入百强的23家A股上市公司则分布在北京、上海、安徽、福建、四川、辽宁、浙江、贵州、湖北、江苏、湖南等11个省份。其中北京8家,上海4家,福建、安徽各2家,其余省份则均为一家,明显呈现京沪两地聚集的局面。互联网行业分析指出,这种产业的聚集是一种市场的自然聚集现象,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互联网企业在京沪能够获得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京沪两地金融服务行业相对发达,所在地企业也在上市融资方面也较为便利。

  2017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A股上市公司地域分布

互联网行业现状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逐渐被激发。从基础的娱乐消费、社交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网民的日常生活。现从三个阶段来分析互联网行业现状。

  第一阶段:互联网萌芽。时间跨度从1987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1987年9月,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向德国卡尔斯厄鲁大学,标志着中国开始接触互联网,经过众多学者努力,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1996年中国互联网进入应用初级阶段,这段时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点,代表性的瀛海威时空成立,以及中国计算机公用互联网CHINANET的建成,都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步入萌芽期。总体上看,此时的互联网还如同大家闺秀,藏在象牙塔内,主要用户是科研工作者,离平民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不过,科技精英们并没有漠视这一可能带来整个社会变革的新技术,他们一直在追求使其更简单,更易用,更生活化。

  第二阶段:兴起互联网淘金热。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网景公司为代表的网络浏览器使得互联网得以推广普及,用户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浏览、查找信息,从而使得互联网从象牙塔顶,飞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在这期间,中国互联网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不少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等应运而生;众多专业网站也崭露头角,后来的互联网旗舰企业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在这个时间成立。互联网新规则、新制度、新框架基本上都是在这个阶段上完成的,其声势之大,影响面之广,均是前所未有的。此时的互联网,从总体功能上看,还是以信息发布、网页浏览为主,与使用者的交互少,商业模式不成熟,从而带来了2000~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许多曾经的互联网大鳄如瀛海威、易趣等都销声匿迹。

  第三阶段:多元化发展。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今。这个阶段,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给互联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类从会使用互联网过渡到了依赖互联网。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网络游戏、搜索、虚拟物品、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无论是新概念还是新的商业模式,都在这个阶段脱颖而出;凭借这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业界最有代表的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直上云霄。这个阶段,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深入方方面面。从经济上看,互联网经济正在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表层渗入深层,从带动走向融合,成为每个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力量。从政治上看,互联网扩大了政治资源,丰富了资源种类,拓展了资源储备和利用的空间,新的政治价值和意义得以显现。从文化上看,人类知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易于获取、易于携带、易于传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将人类文明带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期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典型代表“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开始找到新商业模式并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期。

  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集约共享,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继续层出不穷,传统产业将全面拥抱互联网,跨界融合范围将持续扩大,互联网金融在政策上有望取得突破,互联网和物流企业将加大对社区O2O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众筹、众包等模式将创造出更多的行业新业态。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互联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