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生态呈现多维度突破性发展。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基础资源保有量与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夯实,人工智能领域成果显著。在政策引导下,从万兆光网试点到智慧养老推广,互联网产业布局正加速赋能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发布的万兆光网试点工作通知,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向更高带宽迈进。截至6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持续攀升,基础网络资源保有量保持稳定,为产业数字化奠定坚实底座。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互联网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县域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69.2%,较上年末增长1.9个百分点,数字红利加速向乡村渗透。
政策层面,《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落地推动银发群体深度融入信息化社会。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1.61亿人,银发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的适老化服务创新。同时,县域富民产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文旅新模式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互联网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我国数字文娱领域呈现“内生创新与全球输出”并进态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技术为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国潮IP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结合,持续向全球输出中国文化价值。政策支持下,数字文娱产业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还加速了国际化布局,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在政策引导下,国产AI产品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加速渗透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等垂直场景。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为产业升级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在政策引领下实现了基础设施、普惠服务、文化创新及技术突破四大维度的协同发展。从11.23亿网民规模到县域数字化转型,从银发经济繁荣到人工智能生态构建,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经济社会格局。未来,随着万兆光网部署、智慧养老推广等政策持续落地,我国互联网产业将加速迈向更广覆盖、更深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