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多维度突破性进展,重点企业在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中持续发力,政策引导与基础设施升级同步推进。数据显示,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数字红利正向更多群体渗透。本文通过关键指标解析,展现当前互联网生态的全貌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互联网普惠进程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6月,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突破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渗透率达52.0%,显著缩小了代际数字鸿沟。同时,农村地区数字化步伐稳健,3.22亿农村网民占据整体网民的近三成,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升至69.2%(较去年底提升1.9个百分点),政策推动下的城乡数字差距进一步收窄。
在重点企业与国家政策协同作用下,我国信息通信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十年前“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目标提出时增长超百倍,行政村5G覆盖率已超过90%。此外,移动用户月均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印证了网络服务供给能力与需求的双向提升。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域名资源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量达2085万个,占全国总域名数(3262万)的近三分之二。这一数据反映了本土企业对自主网络标识体系的高度依赖,也凸显了我国在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上的战略优势。
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普及加速、基建先行、生态优化”的立体化特征。重点企业在技术研发与服务创新中持续引领行业突破,政策环境通过精准施策推动均衡覆盖,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则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底座。随着老年群体和农村地区的深度融入,互联网正成为全民共享普惠成果的核心载体,未来在算力网络、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深化布局,将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