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中沙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持续释放新动能。沙特企业通过深度参与中国炼化一体化、清洁能源转型等重点项目,在技术研发、产能建设等领域实现双向赋能,展现出对能源领域长期合作的战略定力。当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方新增能源类投资协议规模突破百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印证了两国在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劲势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中国与沙特在石化领域的合作正从传统产能扩展向高端制造升级。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计划于2030年投产,建成后将每年供应500万吨原料,支撑当地形成涵盖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与延布炼厂扩建项目的联动(新增180万吨/年乙烯产能),双方实现了炼油-化工-新材料的全链条协同效应,预计2030年前可提升高端石化产品全球市场份额5个百分点。
在能源转型浪潮下,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已启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战略布局。截至2025年7月,其签约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吉瓦,并在上海设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聚焦光伏、风电等五大技术领域的研发突破。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将贡献该公司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30%-60%,凸显出沙特企业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高度关注。
通过深化与中资企业的合作机制,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在福建推进的乙烯联合体项目进展显著。该项目规划年产150万吨乙烯及相关下游产品,总投资448亿元人民币,2026年下半年投产后将填补国内高端聚烯烃材料的部分缺口。数据显示,此类合资项目带动了中国石化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提升30%,同时推动沙特工业多元化指数增长超过预期目标。
沙特阿美在上海举办的能源论坛显示,双方正加速将AI、智能系统等创新技术应用于炼化流程优化。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和智能运维体系,相关项目预计可降低单位能耗12%-18%,并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40%以上。此类合作模式已纳入中国"十四五"石化产业规划重点推广案例。
当前中沙能源合作正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炼化一体化项目成为产能协同的核心载体,二是清洁能源投资形成规模化布局,三是技术创新网络推动全产业链效率提升。随着2030年目标节点的临近,预计双方在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而中国市场的技术溢出效应将持续反哺沙特能源经济转型,共同塑造全球能源治理新格局。(注:文中时间表述符合2025年8月14日当前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