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进入2025年8月以来,乌克兰无人机系统连续对俄境内能源设施发动攻击。数据显示,伏尔加格勒州某炼油厂(年产能超4400万吨)在本月已遭受两次重大袭击,占俄罗斯总炼能的10%以上。罗斯托夫州另一处炼油厂遇袭后火势持续未灭,进一步加剧了区域供应压力。克里米亚及远东地区因物流中断出现汽油短缺现象,滨海边疆区加油站销量激增30%,外贝加尔地区被迫实施95号汽油销售限制措施。
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25年当地汽油批发价较年初已上涨近50%。此次冲突不仅导致克里米亚燃料采购成本攀升,更通过供应链网络将压力传递至终端消费者。市场咨询机构预测,当前能源价格高位可能持续至少一个月,迫使俄政府延长此前实施的汽油出口禁令。
乌克兰对“友谊”输油管道的攻击直接中断了俄罗斯向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日均石油输送量。作为欧洲主要过境通道,该管道中断后两国迅速向欧盟申诉,指出此类军事行动实际加剧了自身能源安全风险而非俄方主体利益受损。此次事件凸显跨国能源基础设施保护与冲突管控政策间的复杂博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