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3年底,中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达309万余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超1070万人。随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实施,我国正以制度创新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食品安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023年已指导全国18.9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风险管控清单。新修订的两项规章将通过优化权责划分、扩大覆盖范围和细化岗位要求,进一步筑牢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安全防线。
新规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并首次对其职级定位进行规范。截至2023年9月,全国已依法配备110万余名食品安全总监和960万余名食品安全员,形成覆盖生产、流通、仓储等环节的监管网络。特别针对冷链运输等特殊场景,将对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的食品贮存企业纳入管理范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风险防控。
针对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新规设定明确门槛:当单餐供餐人数超过300人(幼儿园/养老机构)、500人(学校)或1000人(其他单位及供餐企业时),必须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这一措施将直接覆盖全国数万家高风险餐饮服务主体,通过强化岗位职责划分和监督考核机制,有效降低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概率。
监管部门已建立常态化抽查制度,对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及员进行随机考核。2023年试点期间,该模式已在18.9万家企业中验证其有效性,未来将通过全国联网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每起问题都能精准追溯到责任主体。
总结:2025年的食品安全监管升级,标志着我国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地的体系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明确百万级从业人员的职责边界、覆盖千万量级用餐人群的重点领域,以及动态化的监督考核机制,正在构建"企业主动履责、政府精准监管、社会协同共治"的新格局。这些措施不仅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更将切实提升14亿消费者对"舌尖上的安全"的信心。
食品安全板块走高,实朴检测涨停,易瑞生物涨超10%,谱尼测试、华盛昌、天瑞仪器、西陇科学等跟涨。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