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餐饮 内容详情
2025年中国餐饮业转型观察:高端品牌遇冷与平价赛道崛起的数据透视
 餐饮 2025-03-31 00:05:5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餐饮市场呈现显著分化趋势。部分中高端火锅品牌面临客流量下滑、门店收缩的挑战,而主打性价比的快餐小吃业态则持续获得资本青睐。这一现象在呷哺集团近年表现中尤为突出——其旗下两大核心餐饮品牌"湊湊"与"呷哺呷哺"连续四年亏损超12亿元,折射出当前餐饮行业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

  一、高端火锅赛道遇冷:高客单价难挡消费降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餐饮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曾被视为消费升级代表的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在2024年遭遇经营困境。数据显示,其全年收入同比下滑26.5%至19.48亿元,净亏损达2.56亿元(含关店损失),较上年扩大260%。门店数量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全年关闭73家,新开仅13家,闭店率达37%。消费者反馈显示,"价格偏高""菜量不足"成为主要痛点,尽管客单价从2023年的142.3元降至123.5元,但仍高于海底捞(97.5元)等竞品。

  二、平价餐饮品牌增长乏力:翻台率与客群流失并存

  呷哺呷哺作为曾经的小火锅标杆,在2024年同样表现疲软。全年收入同比下降13%至26.29亿元,同店销售额暴跌23.3%,人均消费降至54.8元。尽管通过降价策略试图挽回市场,其翻台率却连续两年低于3次/天(2024年为2.5次),反映出核心客群流失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该品牌关闭138家门店远超新开65家的数量,显示出对下沉市场的拓展难度。

  三、消费结构深度调整:性价比成为餐饮竞争新焦点

  从运营数据可见,2024年国内餐饮业呈现鲜明的"价格敏感化"特征。呷哺集团财报指出,消费者更倾向选择高性价比产品,这一趋势导致湊湊同店销售额下滑32%,而主打平价路线的呷哺呷哺也未能通过降价扭转颓势。对比行业整体表现,小吃快餐类投资占比提升至72.2%(2023年数据),资本正加速流向单价50元以下的细分领域。

  四、餐饮品牌战略反思:定位模糊加剧市场困境

  数据显示,呷哺集团近年持续调整经营策略,但成效有限。其在高端赛道尝试的烤肉品牌"趁烧"全部关闭,在平价市场又陷入价格战泥潭。2024年全年闭店总数达219家,远超新开门店数(78家),折射出品牌定位模糊导致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海底捞、怂火锅等竞品通过差异化产品组合实现客单价稳中有降,进一步挤压了其市场空间。

  总结

  2024年呷哺集团的财务表现揭示了餐饮行业转型的关键矛盾:高端化路线需平衡品质与价格,平价品牌则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在消费分级背景下,未来成功者将更注重精准定位、成本控制及产品创新。随着资本加速向性价比赛道倾斜,如何重构品牌价值与运营模式,将成为所有餐饮企业的重要课题。当前数据显示的行业分化趋势,或将持续影响2025年市场格局演变。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被挂牌督办:打造放心餐饮是从业底线(20250315/09:42)

人民日报评论刊文指出,发黑牛肉加点色素,冒充新鲜牛肉;隔夜的剩菜,回收加热后再出售……记者暗访调查发现,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个别加盟店的后厨触目惊心。确保入口的东西干净、卫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明知食材有问题,还继续加工销售,性质恶劣。目前,国务院食安办正对地方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快餐、外卖,加盟店铺多,受众面广,一旦出了问题,社会危害极大。下一步,要严格落实处罚到人,实施从业禁止、终身禁业等惩戒措施,警示相关从业者不敢、不能、不愿以身试法。 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更应防患于未然。民意征集系统“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已经上线,这给广大食客送上了“尚方宝剑”。身边的快餐店,常下单的外卖,感觉食材外观、口味不对,可以“上网点一点,线下检一检”。抽检监测与日常监管、投诉举报,信用监管有机融合,食品安全保护网将织得更密更牢。 做餐饮,是个良心活。品牌的好口碑,源于对加强品控的把关和坚持。必须确保管理能力与发展速度相匹配。拒绝过期变质,打造放心餐饮,守护好消费者的幸福“食”光,企业才有可能实现长远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餐饮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