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是出行革命的技术核心,能够达到L3级自动驾驶的有谷歌、特斯拉,奥迪,百度等几家企业,镭神4线、8线、16线和 32线激光雷达的批量售价分别高达0.8万、1万、1.2万和6万元,以下是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动驾驶的技术主要分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部分。2020-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感知层主要通过结合使用多种传感器,以感知探测汽车周围的车、人、交通状况、所处的位置等信息。决策层是在基于感知层搜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算法对于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进行判断并将指令发送给控制层,由控制层通过对车辆进行转向控制、驱动控制、制动控制和安全控制。
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现状指出,100万辆10万公里总里程/年的车辆行驶1年才能达到千亿公里的数据量级(Waymo在过去8年积累350万英里以上的自动驾驶数据),仿真环境下的虚拟路测(如今每天有多达25000辆虚拟的Waymo无人车在模拟器中驾驶高达八百万英里的里程)与不涉及实际控制的影子模式可作为常规测试的补充,有效降低路测成本。
2019年1月份以来,小马智行已经获得两轮上亿美元融资,总计2.14亿美元,为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融资规模之最。2019年5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获得软银愿景基金22.5亿美元的投资,以及通用汽车追加的11.5亿美元投资,用来研发自动化驾驶技术和商业化落地。目前Cruise的估值已经达到115亿,接近通用估值的五分之一,通用汽车正考虑让Cruise独立上市。
2019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试行规范提出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表达了中央政府对此事的支持态度。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已颁发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城市有5个,分别为上海、北京、福建、重庆、深圳。
自动驾驶的到来需要在汽车中装配大量的软硬件设备,共享出行可减轻自动驾驶在推进消费市场时的阻碍,由出行服务商评测系统安全性,承担并消化成本。智能化与共享化是汽车产业生态的重要发展趋势,车企、科技公司、出行服务商间(三方均已布局自动驾驶研发)的合作结盟也会愈发频繁,智能出行公司随之诞生。
现阶段,我国24GHZ毫米波(中短距)雷达已实现量产,77GHZ毫米波(长距)雷达实现技术突破。2018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约为358万颗,同时也伴随着国产毫米波雷达芯片厂商包括厦门意行、清能华波、上海矽杰微、上海加特兰等的崛起,如2018年华城汽车24GHZ后向毫米波雷达实现批产供货,以上便是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