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餐饮 内容详情
特色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特色餐饮 2018-06-08 11:49:30

  特色餐饮就是那种菜品比较专一,吃法独特,或者品牌独特的。特色餐饮分为三类,麻辣类味型、辛香类味型、咸鲜酸甜类味型,近年来有较大的市场。那么特色餐饮行业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听笔者给您娓娓道来。


  通过对特色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得知2017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收2861.7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上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餐饮市场平均增长水平。2017年餐饮百强企业主要成本变动情况中,原材料的同比增长率为13.8%,增幅高于百强营收增幅2.6个百分点,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8.7%,增幅高于百强营收增幅7.5个百分点。另外,房租、能源、宣传推广等成本的增幅也均高于百强营收的增幅,这也意味着餐饮企业仍需着力提升效率,利用更高效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助力餐饮企业进一步管控成本。

  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特色餐饮业的多种经济形式,多种风味,多种经营模式,加上不断发展和竞争,其格局必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合理的结构。但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这一格局的核心和主流,也是我国特色餐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八大菜系,不同的烹饪工具、烹调方法、调味技巧、吃的礼仪和饮食风俗等构成了我国的饮食文化,为我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色餐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开拓市场、走向国内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对产品类型、品种、营养、保健等方面不断创新:一是要将传统美食与现代生活节奏、现代口味、现代服务理念相结合,二是要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外来资金、风味、经营模式对中国特色餐饮业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其次,特色餐饮业的发展必须不断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使我国特色餐饮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这将是行业发展与进步的方向。特色餐饮业的科学化主要包括工艺科学化和管理科学化。生产方式科学化的涵义在于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即应用食品科学原理,按照营养均衡的要求组合原料,使加工过程原料的营养损失最少,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加工成本低,产品的感官状态最好。管理科学化的内涵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包括产品的生产、质量、卫生等,职员的岗位培训,服务的规范性,商品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方面。

  通过对特色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得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餐饮消费大国,但在零售额的构成中,百强餐饮业所占比列仅达7.7%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餐饮龙头企业发展不佳,集中度不高没有舞起来。反面来看,这给餐饮业做大做强以其品牌化的打造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餐饮品牌的打造还在于品牌架构的丰满,也就是在餐饮主品牌的上下游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其从业态上形成呼应。中国现阶段的餐饮业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以全聚德、狗不理、东来顺为首的老字号品牌和新发展起来的俏江南、小肥羊、海底捞、谭鱼头等品牌。这些品牌将在未来的餐饮业发展中占领导地位。随着近几年原材料的上升和人力资源费用的上涨,这将对那些品牌餐饮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些大的餐饮企业实行的是连锁经营,进行材料采购时可以将材料价格压得很低,这样总的来说成本则会降低,成本降低则产品的价格会降低,这样才会去的价格优势。所以,品牌餐饮企业则会对未来餐饮企业的品牌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餐饮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强的。餐饮业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在100万以上,到目前为止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企业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来吸引劳动者。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品牌化的扩展,如何有效地选用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餐饮业需求的人员主要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其中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餐饮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近几年大型餐饮企业去各大高校招聘屡见不鲜,可见这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在拉动内需的大前提下,我们仍建议中国餐饮业占领“金字塔的中段市场”,同时在这个市场中建立自己的销售模式和品牌推广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以上便是笔者对特色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详细 分析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特色餐饮相关研究报告
特色餐饮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