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除草机行业正凭借其在解决化学农药弊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政策的持续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除草机行业在2025年展现出巨大的投资价值与发展潜力,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自2006年起,我国便开始积极探索解决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问题,提出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新理念,并陆续发布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011 年,原农业部印发相关意见,将绿色防控纳入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及 “双减行动”。此后,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到中办、国办印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意见,再到多部门联合规划及相关条例的颁布实施,绿色防控理念不断深化。《2025-2030年中国除草机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2 年底,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 “十三五” 期间降低 5%,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降低 10% 。江苏省积极响应,实施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三年(2023 - 2025 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 2025 年全省农田草害综合防控效果达 95% 以上,除草剂使用量较 2022 年下降 10% 以上,且实现主要农业乡镇杂草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全覆盖。众多省份也纷纷出台类似政策,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除草机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极大地推动了除草机的推广与应用。
长期以来,与化学除草剂相比,国内除草机械的销售与使用规模较小。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使得物理除草方式逐渐被边缘化,仅在有机水稻等特殊品种种植中偶有使用。然而,邻国日本在水稻种植技术先进,其水稻田间除草机械丰富多样,涵盖步进式、乘坐式除草机,甚至研发出智能化的除草机器人,并针对不同种植场景制定了全生命周期除草方案。印度作为水稻大国,尽管种植机械化水平低于我国,但其水稻机械化除草比例却远超我国。近年来,化学除草剂的危害不断显现,药害、残留超标、耐药性等问题频繁被曝光。在此背景下,减少除草剂使用,推广除草机已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相关研究表明,采用除草机进行机械除草,不仅不会使水稻产量下降,反而会因有利于构建水稻生长的优势生态环境、促进水稻有效分蘖,从而实现产量的小幅增长,这进一步凸显了除草机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国内在水田机械除草研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一系列关于除草机械的研究,对其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无人驾驶水稻中耕除草机在全国多省进行试验示范,并入选 2022 年度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目前已授权企业生产销售。还有一款与高速插秧机挂接的 3ZSG - 6A 水田除草机,通过第三方性能检测,能够与任何品牌高速插秧机配合,实现行间、株间高效除草,有效解决复杂作业环境下的除草难题。该除草机无化学污染,还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稻田生长,在多地销售与试验中获得用户认可,甚至实现小批量出口海外,并入选江苏省第一批高端农机装备。此外,市场上小型除草机也凭借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其除草轮的工作方式不仅能除草,还能翻松土壤。工信部将推进农机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乘坐式水田除草机已纳入 “补短板” 工作计划,未来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除草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在政策大力支持、行业需求转变以及技术不断创新的多重因素推动下,2025年除草机行业前景广阔。无论是从解决化学农药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宏观层面,还是从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实现产品技术升级的微观角度来看,除草机行业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投资潜力。未来2 - 3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除草机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农业领域投资的热门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