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植物保护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除草机行业政策分析:政策推动水稻机械除草机不断优化性能
 除草机 2025-05-23 19:03:51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备受关注。尤其是除草环节,传统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而机械除草机的应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随着2025年除草机行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水稻机械除草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发展现状、技术提升以及效益发挥都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5年除草机行业政策分析:政策推动水稻机械除草机不断优化性能

  一、水稻机械除草机发展背景与必要性

  水稻种植面积达 2032.56 万 hm 左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杂草一直是水稻种植的大敌,每年因草害导致水稻损失率约为 15%。目前,除草剂是我国水稻种植主要除草手段,用量占农药的 40% 左右,且使用量逐年上升。但化学除草剂的滥用带来了杂草抗药性、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剧,数量减少,难以承担高强度的人工除草工作,农业生产效率亟待提升。《2025-2030年中国除草机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5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到 2025 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 “十三五” 期间降低 5% ,这使得推广水稻机械除草机,减少除草剂使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二、水稻机械除草机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国家水稻种植多采用飞机撒播技术,田间杂草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机械除草方式少见。而日本作为水稻机械化技术的领先者,在水稻机械除草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成果显著。其开发的水田机械除草机已在全国推广,行间除草通过拔出、掩埋、碾压、割断等方式,利用隔绝空气使杂草枯死,主要形式有耙齿式、旋转割刀式、米字轮式等;株间除草则利用杂草和水稻根系深度差异,通过伞形除草盘、梳刷式、摆动往复式等部件去除杂草。

  在国内,水稻除草机械发展相对滞后。过去,人工除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作业效率低、适应性差。20 世纪 90 年代,化学除草剂的推广提高了除草效率,但随着绿色防控理念的兴起,水稻机械化除草逐渐受重视。目前,小型手扶式 3 行以下除草机在部分地区得到应用,但生产企业少、产量低、机具简单、配套动力小、劳动强度大、效力低、应用局限,难以大面积推广。大型机械除草机的研制刚刚起步,部分企业仿制国外产品存在地形适应性差、除草率低、伤苗埋苗等问题,一些研究机构虽取得一定成果,但距实际应用仍有差距。

  三、水稻机械除草机技术改进策略

  (一)开展适应性机构改造

  国外先进除草机具直接应用于我国存在诸多问题。要充分考虑本地农业环境、农作物种植方式、土壤特点、气候条件以及农民需求,对除草机进行适应性改造。例如,将行走轮改为四轮驱动、四轮可动,减小转弯半径,减少对土壤压力,避免打滑,降低对秧苗的伤害。针对我国不同地区杂草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的情况,如莎草类杂草根茎发达,难以用常规手段根除,农机科研单位和制造厂应优化除草机构设计,开发多模式除草系统,以适应不同工作条件。

  (二)引入智能监控与控制技术

  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稻除草作业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北斗卫星导航等设备,实时采集水田杂草生长信息,经系统处理分析,为除草作业提供数据支持。基于智能监控系统的除草机,能根据杂草生长情况精准控制行距和苗距,自动调整作业参数,实现精确作业。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地域、气候和水稻品种,自主调整除草策略,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三)探索全新物理除草方式

  借鉴国外经验,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新的物理除草方式。如小型船式除草机,在秧苗生长初期作业,通过尾部铁链和三角叉拔出杂草,并利用起浆隔绝光照抑制杂草生长;还有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图像识别区分杂草和作物,再用高压脉冲电流精准电击杀死杂草的除草机器人,都为除草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推广高精度平整机械应用

  适宜的地块条件是除草机高效运行的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整地机械较为粗放,高精度卫星平地机应用较少,导致土地不平整,影响除草机作业效果和农作物生长。因此,应加强推广高效平整地机械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为除草机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五)制定统一作业规范和标准

  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应牵头制定行业统一的作业规范和标准并推广。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减少低质量产品,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推动各方合作交流,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四、水稻机械除草机效益分析

  (一)显著的社会效益

  水稻机械除草机的推广使用能大幅提高水稻种植效率,自动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压力,使农田管理更高效。同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方向,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此外,还刺激了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增长,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二)可观的经济效益

  使用机械除草机可降低农药和劳动力成本,通过物理或机械方式除草,节省了大量费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随着需求增加,制造商加大研发生产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而且,有效去除杂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良好的生态效益

  机械除草机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土壤、水源的污染风险。有效去除杂草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好环境,促进水稻根系发达和养分吸收,改善了水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同时,机械除草机能选择性去除杂草,保护了农田周围自然植被和生物栖息地,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在2025年除草机行业政策的推动下,水稻机械除草机的发展意义重大。尽管目前我国水稻机械除草机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其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都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机械除草机将不断优化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向新台阶。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除草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