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粮油 资讯详情
豆油市场四季度布局长线多单
 豆油 2016-01-01 00:00:00

  豆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消费特点。进入四季度,随着气温的降低,居民饮食中摄入的油脂增加,而豆油因凝结点较低和气味平和,使用范围广泛。另外,CFTC资金四季度布局多单的季节性特点也为豆油期价的回升带来了支撑。

  多数年份四季度CFTC豆油多单加仓

  全球范围内投资基金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供需定价格局,增强了商品价格的进一步波动,加大了市场风险,所以研究基金持仓变化尤其重要。

  由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生长周期,这就令农产品期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基金布局也就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规律,这种规律为提前布局仓位提供了依据。

  2008—2015年的8年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这些年份中,四季度CFTC基金均在豆油多头头寸上有加仓举动。其中,2011年和2013年四季度加仓幅度较小。整体来看,四季度多单加仓的年份占75%。而四季度资金聚集在多头部位,有利于豆油期价的上涨。

  油脂整体库存已下降

  我国的油脂库存主要为豆油、菜油和棕榈油。自2012年以来,连盘油脂期价持续下跌,油脂巨量库存的利空效应得到消化。

  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峰值为150万吨,由于植物油期价持续下跌,目前豆油商业库存在120万吨左右。菜油库存多为临储菜油,峰值时菜油临储库存在500万—600万吨,经过年初的拍卖,库存已降至370万吨。棕榈油具有融资效应,2014年之前,棕榈油港口库存峰值达到160万吨,而2014年之后,信用证暂缓发放,棕榈油融资性进口减半,目前库存仅有29.65万吨。油脂的整体库存压力已经得到缓解,而消费需求稳中有增。最新的人口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人口约13.7亿,油脂需求旺盛,这给价格带来支撑。

  豆油消费旺季到来

  我国油脂消费主要是豆油、菜油和棕榈油。其中,菜油因有介子味,消费区域相对狭窄,一般在两湖和川贵地区;棕榈油熔点低,冬季消费中被大规模取代;豆油气味平和且冬季不易凝结,使用量较大。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四季度的回升印证了冬季饮食消费增加。在此过程中,油脂消费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豆油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在需求回升的带动下,豆油价格也随之上涨,所以可以在四季度滚动做多豆油1701合约,入场区间设在6200—6300元/吨,止盈区间设在6400—6450元/吨,止损区间设在6100—6150元/吨。不过,需要注意,若国际原油价格跌破45美元/桶,豆油1701合约有下行到5990—6000元/吨的可能。这时,就要终止豆油多单策略。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豆油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