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个小有名气的生产风电铸件铸造厂,明知风电铸件市场产能已经过剩,不在内部下力气解决铸件质量问题,却盲目扩张、建设新的生产风电铸件铸造厂,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
——某省新上一个铸造厂,规划占地2500亩,年产50万吨铸件。一期已投资6亿元建成了一个近9万平方米厂房、年产20万吨风电铸件的铸造厂,由于风电铸件市场产能过剩,加之市场对新铸造厂有一个认识过程,再加上人才不足等因素,工厂无法按期投产。
——某县作规划,在无产品(市场)的前提下一开口就提出每年要生产500万吨合格铸件,参与规划的专家解释说这个产量是全国铸件总产量的1/8,不太可能实现,而县里工作人员讲:“不能变,这是领导的意见”。无独有偶,在其他省类似领导决定指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某省生产铸造生铁的高炉企业,工厂不叫“××冶炼厂”,而叫“××连续曲轴厂”,问他在那里生产曲轴,他指了一个堆满废旧物品而没有任何铸造生产设备的厂房。这种情况在一些生产铸造生铁的小高炉企业程度不同的存在,有的刚刚盖了个空壳厂房,甚至连墙还没有垒、路都没有来得及修。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上列举的做法显然背离了中央的要求。今后五年要实现铸造业科学发展,一定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再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铺摊子、上项目、扩产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负责人,要深入调研市场和企业的实际,做好规划前期的论证工作,既要保持平稳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注重增长的内涵,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绿色和谐发展,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切忌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各地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担负起监督职责,积极推动企业联合重组,鼓励延长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已达3960万吨,占世界铸件总产量的40%以上,而且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在铸件产量每年都以二位数增长的同时,我们的铸件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已能生产汽车、柴油机及机床、风电等大型、复杂的铸件,其中不少取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铸件总量仍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平稳增长。
我国铸造业要从根本上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铸造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靠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二是靠政策导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对铸造行业准入制度的推行,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限制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避免产能的严重过剩,必将淘汰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减少企业数量。《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规划末期,我国铸造企业的数量将由目前的3万家减少至2万家,争取到2020年减少至1万家。这是发展的大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铸造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但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铸件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大多数铸造企业工艺水平落后,由此引发的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低下、污染严重、事故频发和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铸造业健康均衡的科学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铸造企业过多,平均规模太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铸造企业总数约3万家,企业年平均产量仅为1320吨,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巴西的铸造企业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450吨和2300吨,德国铸造企业年平均产量则高达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