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过渡能源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前天然气需求将稳定增长至4.8万亿立方米,而中国凭借技术创新与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在液化天然气(LNG)全产业链领域正加速突破。本文聚焦关键产业动态及数据,解析中国海工装备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深远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天然气凭借其碳排放强度较煤炭降低约40%的优势,在发电与工业领域应用广泛。2025年数据显示,全球LNG贸易量预计突破5亿吨,其中亚洲市场占比超过70%,成为主要需求增长极。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FLNG)——"NGUYA FLNG"于9月14日完成交付作业,标志着我国在高附加值海工装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装置全长376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LNG储量达18万立方米,LPG储量4.5万立方米,年产能240万吨,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装置将远赴非洲刚果(布)海域运营,服务区域天然气资源开发。数据显示,其LNG年处理能力相当于满足约350万户家庭全年用气需求,同时可同步处理液化石油气(LPG)。此次交付创下南通沿海拖航纪录:总长740米的船队由14艘海巡艇、拖轮及无人机协同护航,在复杂通航环境下完成精准作业。技术团队通过近一个月潮汐窗口期测算与航道模拟,最终实现安全出港。
此次交付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超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能力上的突破,更折射出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创新升级。据行业统计,2025年全球FLNG市场规模预计达180亿美元,而中国凭借成本优势与集成化设计能力,在LNG运输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领域已占据新增订单量的40%以上。"NGUYA FLNG"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天然气液化核心装备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从数据看趋势,2025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两大特征——需求端亚洲新兴经济体持续增长与供给端技术创新加速资源开发效率提升。中国通过突破FLNG等关键装备的技术壁垒,正在重塑全球天然气供应链格局。此次交付不仅为非洲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动能,更彰显了高端装备制造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支撑作用。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我国在天然气产业全链条的价值创造能力将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