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住房领域正经历以金融创新和存量盘活为核心的结构性变革。数据显示,我国公募REITs总市值已超2000亿元,在亚洲市场位居首位,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租房)成为重要增长极。随着城市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阶段,技术手段与市场化运营模式的结合,正重塑住房供给体系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住房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公募REITs市场自2021年首批产品上市以来,在四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5年,总市值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超越香港、新加坡及日本成为亚洲首位。这一成绩得益于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中央明确将城镇化转向存量提质阶段后,国有企业、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通过REITs平台加速盘活资产。例如某市属国企于2024年发行的保租房REITs项目,上市后二级市场价格涨幅超30%,成为市场标杆。
在住房供给端,技术特点正从传统的“重资产持有”转向“全周期管理”。以某头部租赁企业为例,其通过构建“投融建管退”的闭环管理体系,在六年时间里将房源规模从852套扩大至超2.7万套,覆盖全市9大区域19个项目。运营数据显示,核心项目(如上海杨浦区江湾、光华社区)全年平均出租率稳定在93%以上,租金收缴率达99.9%,年化现金流分派率4.19%。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数字化管理流程中,更延伸至ESG领域——该企业发布的首份REITs ESG报告显示,在节能减排与社区服务优化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公募REITs扩募成为行业核心趋势。某头部项目计划将闵行区两个租赁住房地块(合计3.16万套房源)纳入扩募标的,采用“新建+存量改建”策略拓展规模。数据显示,其通过收购改造的漕宝路项目仅三个月出租率即达60%,验证了存量资产激活的技术可行性。业内专家指出,REITs平台需通过持续扩募实现可持续发展:优质底层资产的注入不仅能提升产品流动性,更能通过协同效应优化整体运营效率。
在住房需求端,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刚性属性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支撑。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租赁住房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关键抓手。某REITs产品2024年租金收入突破5亿元,较三年前增长近10倍,印证了市场需求的强劲韧性。技术层面,通过“Pre-REITs培育+公募退出”的全周期通道设计,企业可快速响应不同客群需求——例如新推出的高端服务式公寓产品线,针对人才引进与企业定制化租赁场景进行精细化运营。
2025年住房市场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表明,金融工具创新(如REITs扩募)、标准化运营体系、ESG实践及存量资产激活策略,正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技术手段深化应用,公募REITs不仅成为盘活20万亿元规模存量住房资产的核心引擎,更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为住房供给侧改革提供可持续的技术路径与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