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彰显出中国经济的稳固底盘和内生动能。在"十四五"规划深化实施的关键阶段,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支撑,在政策优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多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韧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工业品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其总额同比增长5.7%,其中制造业物流增速达6.2%,显著高于整体水平,35个细分行业实现全面增长,覆盖率达85%以上。这一数据印证了我国产业链完整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活跃表现,凸显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与现代化的加速进程。
居民消费领域呈现显著活力:1-7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步提升6.3%。“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持续迭代,推动物流服务从“次日达”向“小时级送达”跨越。与此同时,县乡消费市场加速复苏,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回升明显,下沉市场的激活为内需增长注入长效动力。
在"双循环"战略指引下,进口物流呈现结构性向好趋势:机床等关键设备进口量同比增长超18%,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突破10%。这表明我国正通过强化高端要素供给,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前七个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等国际合作框架,我国物流企业加速构建全球化仓储、运输及配送网络,在保障跨境贸易畅通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关键支撑。
202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多维度突破态势——工业物流筑牢经济根基,消费物流激发市场活力,进口物流牵引产业升级,国际物流强化全球链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数字化转型深化,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新阶段,不仅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更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物流业已迈入创新驱动、协同高效的发展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