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本年度(2025年),全球物流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速落地,叠加供应链效率优化需求的持续释放,智慧物流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赛道。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全球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已超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自动化设备凭借其高增长潜力,预计贡献近1500亿元增量市场。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三重力量的交织推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智慧物流行业正以移动自动化设备为核心驱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该细分领域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且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表现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AI技术的快速渗透推动移动机器人向智能化演进,产品功能持续升级;其二,产业链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使设备经济性大幅提升,加速了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从供给侧看,政策环境为智慧物流提供了强大支撑。近年来各国政府对供应链韧性建设的重视,推动了智能化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同时,AI算法优化、传感器成本降低等技术突破,使得移动机器人在精度、效率和安全性上实现质的飞跃。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移动机器人渗透率仍处于低位,未来提升空间广阔,尤其在仓储物流、制造业柔性生产等领域潜力巨大。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下游客户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促使物流企业加速向智慧化转型。例如,零售电商、医药冷链等高附加值领域正通过部署移动机器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未来,具备“硬件+软件+场景”三位一体能力的企业将更易抢占市场先机。此外,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产品(如多模态交互机器人)可能催生新的需求爆发点。
行业分析指出,海外市场的利润率普遍高于国内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对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接受度更高且支付能力更强。因此,率先完成海外布局的企业有望在财务表现上占据优势地位。例如,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移动机器人已开始替代传统人工操作,成为物流仓储环节的关键工具。
2025年的全球智慧物流产业呈现出鲜明的“技术主导、需求驱动”特征。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背后,是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创新加速及市场需求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移动自动化设备作为核心赛道,其1500亿元规模印证了行业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高度依赖。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企业综合能力的比拼——谁能更精准地结合场景需求实现技术落地,谁就能在这一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海外市场拓展与产品创新将成为决胜关键,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