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关键数据:2024年江苏生物医药营收超4500亿元,占全国15%;目标2030年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期与技术突破窗口期叠加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策源地,江苏省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策略,正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在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指导下,江苏以生物医药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技术研发、审批服务、生产流通、要素保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2024年数据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营收突破4500亿元,占全国总规模15%,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近半数产值(约2250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根据《方案》规划,至2030年,江苏将重点培育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大领域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江苏省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在生物医药研发环节实现多项先行先试。例如优化临床试验管理流程,缩短新药审批周期;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加速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在细胞治疗领域,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并计划2030年前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为强化产业竞争力,《方案》提出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通的完整闭环。在生产端,通过优化保税研发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在流通领域,推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与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同时,加大金融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物医药早期项目。
围绕产品商业化落地难题,《方案》明确完善政府采购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用本土创新药械。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商业保险衔接,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进入临床应用场景。此外,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扩大优质生物医药服务辐射范围。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方案》强调健全生物安全监管框架。针对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完善伦理审查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通过"沙盒监管"模式,在特定区域开展高风险技术应用试点,实现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
江苏自贸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方案的实施,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其核心在于以制度创新破解关键环节瓶颈,通过政策集成释放要素活力,最终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随着2030年目标逐步推进,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得到根本性提升,而江苏自贸区有望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