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国际贸易局势紧张背景下,韩国政府宣布将加大对生物制药、汽车等核心出口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应对外部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随着美国对制造业保护措施不断升级,韩国正通过政策调整与国际合作寻求破局之道。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韩国政府于5月21日表示,将针对生物制药及汽车行业制定新的支持计划,以缓解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影响。声明指出,一旦美国明确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具体关税措施,韩方将迅速出台配套方案,包括资金补贴和技术扶持等。此前,美国总统近期签署的行政命令已缩短国内药企审批流程,并启动药品进口安全审查,被视作征收新关税的前奏。
作为全球医药供应链的关键参与者,韩国2024年对美出口额占其制药业总出口的16%,而美国是韩国该领域最大市场。尽管整体占比仅为1.4%(全年出口总额95.9亿美元),但局部市场的波动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除生物制药外,韩国汽车及半导体产业同样面临贸易摩擦的威胁。政府强调将补充此前针对芯片、钢铁和车企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并持续关注全球需求变化。数据显示,尽管半导体需求提振了4月出口表现,但汽车行业已出现明显压力迹象——近期韩美第二轮贸易谈判中,双方围绕“对等关税”及关键品类减免展开激烈讨论。
韩国官员指出,美国若扩大汽车进口限制,可能进一步挤压本土车企的全球竞争力。目前,韩国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出口国,其供应链深度绑定欧美市场。
两国将于本周重启“技术性磋商”,重点聚焦钢铁、汽车和半导体等核心品类的关税规则调整。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近期在谈判立场上趋于强硬:一方面拒绝接受美方设定的时间表;另一方面强调自身产业优势,并反驳了关于“美国占据绝对话语权”的说法。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此前明确表示,在6月总统选举前不会仓促达成协议框架,称“韩方无需因政治日程妥协”。这一态度反映了政府在维护经济主权与平衡国际关系间的谨慎权衡。
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韩国正通过多边渠道寻求出路。除强化国内产业韧性外,其还与其他受关税影响的贸易伙伴加强协调,共同推动规则公平化。然而,在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等高度依赖国际分工的领域,任何单边措施都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总结:韩国政府的政策调整凸显了国际贸易环境中关键行业的生存挑战。尽管短期可通过补贴和技术升级缓解压力,但长期看,如何在维护本土产业竞争力与参与全球化分工之间取得平衡,仍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韩美磋商进入关键阶段,其结果不仅影响两国贸易关系,也将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提供重要观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