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作为全国医药产业重要基地的广东省,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质量安全体系构建及国际协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国家药监局近期组织专项调研组赴粤考察,聚焦监管服务与产业发展协同机制,释放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省在生物制品研发领域已形成集群效应,涵盖疫苗、抗体药物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产品持续涌现。为加速成果转化效率,药监部门提出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改革,通过科学划分生产环节的监管责任与标准对接,降低企业跨区域协作成本。此举不仅有助于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更将提升生物医药制造的整体质量和规模化能力,成为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抓手。
针对药品补充申请流程复杂等问题,广东省药监部门正探索建立以"一支专业队伍、一张监管网络、一套统一标准"为核心的改革路径。通过组建跨区域联合检查组、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制定分级分类技术规范,审批时限预计缩短30%以上。该模式特别强化了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的技术指导服务,为全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调研强调要建立"需求导向型"的监管服务机制,通过早期介入跨国企业项目评估、提供定制化合规辅导等方式,增强外资机构在华投资意愿。数据显示,广东地区已聚集全球TOP20药企中的14家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这种双向赋能模式既提升了本土创新生态活力,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政策层面明确要求加强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协同攻关,鼓励骨干企业加大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通过优化临床试验绿色通道和优先审评机制,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更多国产创新药进入全球注册申报阶段,进一步巩固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优势。
此次调研释放出监管改革再深化的重要信号: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产业痛点,以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补充申请标准化等为抓手,广东正打造药品监管科学先行示范区。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也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范式。在强化质量安全底线的同时,监管部门与产业界形成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创新强国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