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航空 资讯详情
沈阳航空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新高地 助推中国蓝天战略再升级
 航空 2025-05-21 02:18:1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沈阳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与技术创新能力,在航空领域持续领跑。从首架国产歼击机诞生地到新能源电动飞机量产中心,这座城市正以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加速崛起。当前,沈阳依托“头部企业+配套园区”模式构建完整产业链,并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脱颖而出,标志着其向世界级航空产业高地迈出关键一步。

  一、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型:沈阳航空产业跨越式发展

  沈阳航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产业规模正式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制造业集群。自2022年提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航空产业基地”战略以来,该市通过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与本地配套率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已达65%),推动产业链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工信部最新公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沈阳航空集群成功入选,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第一梯队的地位。

  据公开数据显示,沈阳航空产业已形成涵盖军机、民机、发动机及通用飞机的完整链条。其中,新能源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2024年1月,由本地企业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获民航局认证,成为我国首款通过型号审定的正常类电动飞机,为绿色航空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创新驱动技术升级:无人机与电动飞行器抢占市场先机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沈阳聚焦高端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以工业级无人机为例,本地企业研发的飞控系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某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整合中科院等科研资源,在10年技术积累基础上推出THEONE系列飞控产品,市占率超80%,并完成多轮融资计划布局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沈阳正积极抢占低空经济赛道:规划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产业集群,推动应用场景向物流、安防、应急等领域延伸。通过整合国有资本资源,该市已形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服务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三、“头部+配套”模式深化: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沈阳航空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协同的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配套园区”模式成效显著——依托中航沈飞、中国航发等龙头企业,沈阳打造了民机、发动机、军机及燃气轮机四大产业集群。例如,通过推动“大型航空机加结构件”项目落地与航空动力产业园建设,本地供应商能力持续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率同比提高15%。

  此外,沈阳强化创新载体支撑作用:近五年累计获得专利超1000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0%,并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14家创新平台。2023年全市航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10%,为技术迭代提供坚实保障。

  四、未来战略方向:补足短板迈向全球竞争新阶段

  尽管取得显著进展,沈阳仍需解决民用航空规模偏弱、高端服务配套不足等挑战。根据规划,该市将重点发力三大领域:一是强化民机整装能力建设,引进大飞机总装项目形成产业牵引;二是依托“军民燃+低空经济”双轮驱动,培育无人机货运、应急救援等新业态;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与人才培育机制,打造航空领域“大国工匠”培养基地。

  通过实施《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该市将持续推进航空维修、航材交易等服务业发展,并计划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装备研发制造的核心承载地。

  总结

  从历史积淀深厚的工业基地到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沈阳正以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为核心动力,在航空产业领域书写新篇章。通过补足民用短板、强化低空经济布局及深化产研融合,这座城市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更向着全球航空产业高地的目标加速迈进——这既是辽宁振兴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制造向高端化升级的生动实践。

热门推荐

航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