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航空 资讯详情
2025年航空新业态与安全发展并行:我国低空经济场景有序扩展
 航空 2025-05-20 12:55:5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低空旅游、消费级无人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型经济形态在我国多地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风险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在5月2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强调,将坚持安全底线思维与创新协同发展原则,分类推进低空经济场景拓展,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释放产业潜力。

  一、安全监管与应用场景扩展并重

  我国正在加速探索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各地区结合实际需求,已初步形成涵盖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及物流配送等业态的产业格局。但当前仍存在飞行器适航认证不足、飞行活动审批不规范等问题。发改委明确表示,在推进场景应用时将遵循"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基本原则,重点保障低空旅游、消费级无人机等高频次应用场景的安全性。

  二、强化全链条安全治理机制

  为有效防控风险,国家层面正构建多方协同的监管体系:一是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要求地方政府建立动态监测平台;二是完善行业准入标准,严控未取得适航证飞行器进入市场;三是加强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驾驶员操作、未经审批的"黑飞"行为。对于近期五一假期期间个别地区发生的低空文旅事故,相关部门已启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并将建立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

  三、事故教训推动制度完善

  此次事故暴露出安全管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发改委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包括:修订现行飞行活动审批流程,优化低空空域划设规则;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登记备案系统;强化企业安全培训责任考核机制。通过上述举措,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覆盖研发、运营、服务全环节的安全治理体系,为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总结来看,我国正以"安全促发展、发展保安全"为核心思路推进低空经济建设。通过分类试点、分级管控等创新管理模式,在严格防控风险的同时有序拓展应用场景,既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又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监管体系完善,低空经济有望在旅游服务、智慧物流等领域创造更多价值,同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中国式安全管理经验。

热门推荐

航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