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航空 资讯详情
乘风而起: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破局之路
 航空 2025-05-19 04:51:4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航空、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商业化进程中,行业标准缺失、市场准入壁垒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挑战,国家通过政策创新和场景赋能,正在为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一、政策创新破局:多地区试点放宽市场准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8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聚焦航空、深海等十大新业态领域优化准入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海南、深圳、广州南沙新区、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等地为试点,推出突破性政策举措,例如支持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截至2024年,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已颁发,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商业化进程正式启动。

  二、场景赋能先行:全空间无人体系构建新标准

  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12.7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eVTOL飞行器训练、数据采集等准备工作正加速推进。合肥市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管控中心建设,实现了运行底图、技术规范等要素的标准化管理,为低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市级低空协同管理平台与民航华东空管局合作,将飞行报审时间缩短至“即报即飞”,显著提升空域利用效率。

  三、深海科技突破: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广州南沙作为先行地,依托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2024年11月正式入列),加速深海资源开发进程。当地企业研发的“金牛座”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整机功率达1600马力,作业水深500米,性能居亚洲前列。南沙通过放宽准入、场景开放及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将产品落地周期缩短三分之二。

  四、系统性改革驱动:构建包容审慎准入管理体系

  新业态发展需要突破传统行政审批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体系化准入机制设计”,强调通过试点地区探索标准制定与监管协同,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成果。例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打破“发射难”瓶颈,深圳建立首个电子元器件国际交易平台,均体现了以场景开放倒逼制度创新的思路。

  总结来看,航空、深海等新兴产业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全链条标准构建和系统性准入改革,我国在低空经济、深海开发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随着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精简优化,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从空中交通到深海探索,新兴产业正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共振,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热门推荐

航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