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能源 资讯详情
广东新能源电站加速融入电力现货市场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新能源 2025-05-17 00:51: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持续探索市场化路径。作为全国首个启动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省份之一,广东通过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发电主体深度参与市场竞争,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一、首批110千伏新能源电站入市 助推市场体系完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近日,广东汕头、韶关地区9家110千伏新能源电站在电力现货市场完成首次交易,成为省内首批接入该电压等级的新能源市场主体。这些电站总并网容量达46.2万千瓦,标志着广东在推动新能源发电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直接参与日前、日内及实时电价竞争,这批电站将获得更灵活的价格信号引导和资源调配能力。

  二、渔光互补项目示范效应显著 绿色效益持续释放

  以汕头鮀莲88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为例,该项目总投资4.7亿元,占地面积1600亩,年发电量预计达1.2亿度。其投产后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此类"光伏+渔业"模式的规模化应用,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为新能源电站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济范式。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4月,广东全省统调风电和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6000万千瓦大关。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化建设,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市场化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既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又促进清洁能源高效消纳。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起,省内所有220千伏及以上新能源场站已全部纳入现货交易体系。

  四、市场化改革释放多重效能 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形成体现时空价值的市场价格信号,有效引导发电侧与用户侧资源双向响应。该机制不仅促进新能源电站主动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还推动火电等传统电源加快灵活性改造。广东电网相关负责人指出,110千伏电压等级电站入市填补了市场交易层级空白,使全省85%以上的新能源装机纳入市场化运营范畴。

  结语

  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广东通过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在新能源消纳与系统安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随着更多中小规模新能源电站接入现货市场,这种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创新,正为全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鲜活实践样本,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市场动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新能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