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保障特殊天气下的运行安全,我国民航系统近期在京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围绕未来五年航班正常性管理及雷雨季节应对策略展开部署。会议强调,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消费市场复苏加速的背景下,民航业需以改革为抓手,通过优化网络布局、激发市场需求、强化协同机制等举措,推动行业服务与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民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会议提出要深化国内中转服务产品升级,通过完善支线机场与干线枢纽的衔接效率,形成覆盖更广、衔接更畅的航空运输网络。在国际市场方面,重点拓展新兴市场航线运营能力,提升国际航班的服务品质与竞争力。这一系列布局将有效增强民航系统的整体通达性,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针对当前提振消费政策带来的新要求,会议明确需精准识别并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通过创新特色化服务供给(如无障碍设施升级、行李追踪系统优化),持续提升乘机流程便利性,并强化民航服务质量治理能力。此举不仅将增强市场吸引力,也有助于巩固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针对雷雨季节等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会议要求建立动态化航班管理体系,通过实时共享气象与空管数据实现快速响应,并将“五早”(早预警、早决策、早协调、早处置、早恢复)机制深度融入日常管理流程。同时强调要提前研判复杂天气影响范围,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仍能维持运行安全与航班准点率的平衡。
总结来看,此次会议为未来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三大核心方向:以网络优化夯实行业基础,以需求驱动激发市场潜能,以协同保障筑牢安全防线。通过系统性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我国民航有望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与复杂环境挑战,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可靠航空出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