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际油市因OPEC+的超预期增产计划而经历剧烈波动。此次增产不仅涉及产量的增加,更反映了OPEC+自2022年以来挺油价政策的转向,以及后续可能的外交博弈。沙特等主导国希望通过此举维持组织的纪律性,同时应对即将到来的外交活动。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结构已逐渐逆转,呈现“松平衡”状态,若OPEC进一步增产,市场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油价短期内或将继续承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油价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5月3日,OPEC+宣布对自愿额外减产的八个国家的减产计划进行调整,这一决定引发了油市的巨震。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1.5%,并跌破60美元/桶的关键点位。此次增产计划的超预期之处不仅在于产量增加,更在于OPEC+态度的转变。OPEC+在声明中新增了对全球经济与油市基本面的表态,认为当前市场基本面“相对健康”,并保留了进一步调控产量的可能性。这一政策转向令市场感到意外,并对油价形成了较大利空。
此次超预期增产的背后有多重因素。首先,沙特等主导国希望增加OPEC组织的纪律性。部分成员国长期以来存在超产现象,沙特等国为维护组织的行动一致性,采取了惩罚性措施。其次,即将到来的外交活动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此次增产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压低油价的诉求。此外,当前油价已位于部分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区间,此举或有助于增加OPEC的市场份额,并影响美国页岩油企业的营收和资本支出。
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结构已从去年的“紧平衡”逐渐过渡至“松平衡”状态。5月增产计划或令二季度呈现小幅“供大于需”的现象。展望后市,美国页岩油企业短期内难以大幅增产,原油增产仍需重点关注OPEC+的行动,特别是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真实产量变动。若6月进一步增产,全球原油供需结构可能呈现供给过剩,进一步加剧油市下行压力。
综合来看,在供给和风险事件的扰动下,国际油价短期内或仍偏弱震荡。需特别警惕关税扰动下宏观经济读数趋弱对油价形成的新的拖累。需求走弱可能成为油市新的定价核心因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宗商品市场中黄金的表现或优于铜和原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其行情仍未结束,而铜价在国内政策及海外通胀扰动下仍有支撑。
OPEC+的超预期增产计划不仅改变了油市的供需格局,也反映了其政策方向的调整。在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结构逐渐逆转的背景下,油价短期内或继续承压。未来需密切关注OPEC+的进一步行动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判断油市的长期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