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水运 资讯详情
中国邮轮产业迈向新高度: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实现坞内起浮
 邮轮 2025-04-29 11:36:0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邮轮产业正迎来新的里程碑。4月2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坞内起浮,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一进展不仅为2026年底的完工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邮轮产业链的完善和本土化进程。

  一、坞内起浮:建造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邮轮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爱达·花城号”的坞内起浮是邮轮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相比,“爱达·花城号”在建造效率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入坞总装搭载到首次起浮,用时缩短了1个月,项目总目标工时降低了20%,同时利用57.2%的实动工时完成了超70%的项目整体进度,较首制船同期提升了12%。此外,全船起浮重量增加了3654吨,建造效率和起浮完整性均有了巨大提升。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对首制船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总结反思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工艺工法的实施,“爱达·花城号”的建造效率和品质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不仅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在大型邮轮建造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更多国产邮轮的建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产业链本土化:推动邮轮配套产业集群建设

  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其设计建造对相关产业链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邮轮装备产业链的链主,相关企业正致力于打造大型邮轮全流程自主研制能力,培育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推动本土邮轮配套产业集群建设。

  在“爱达·花城号”的建造过程中,阳台工程包、升降娱乐系统等供应商已完成国产化替代。内装工程方面,国内供应商的参与力度进一步加大,降低了项目执行成本。随着国内供应商在“爱达·魔都号”和“爱达·花城号”上的经验积累,对邮轮质量标准、防火要求、证书要求的理解逐步加深,国内供应链有望在未来几年迈过这些门槛,应用于后续国产邮轮,并凭借成本优势进入欧洲邮轮供应链体系。

  三、运营优化:打造“更中国”的邮轮体验

  “爱达·花城号”未来建成交付后,将由爱达邮轮负责运营。预计在2026年年底,这艘邮轮将以广州为母港开启运营,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运力的供给,夯实亚洲最大邮轮船队的领先地位。

  在建造过程中,运营方深度参与了产品理念、文化体验、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智能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力求更好地贴合中国宾客在住宿、餐饮及购物上的喜好,全方位打造“更中国”的邮轮体验。此外,运营方已实现酒店运营类及海事技术类超过1万种用品的本土采购,带动了船供物资等邮轮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拉动了邮轮港口所在城市的旅游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未来展望:邮轮产业蓄势待发

  中国邮轮产业正蓄势待发。相关企业正在编制本土邮轮装备产业新一轮十年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邮轮经济的立法工作。在各方合力推动下,中国邮轮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设计建造、运营和供应链一体化的打造,中国邮轮产业不仅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还将进一步推动本土供应链的完善和国际化进程。未来,随着更多国产邮轮的建造和运营,中国邮轮产业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爱达·花城号”的坞内起浮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提升建造效率、推动产业链本土化、优化运营体验,中国邮轮产业正迈向新的高度。未来,随着更多国产邮轮的建造和运营,中国邮轮产业将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邮轮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