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标志着我国市场准入管理进一步优化。新版清单在放宽准入限制的同时,将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纳入管理范围,体现了“宽准入、严监管”的总体思路。自2018年首版清单发布以来,清单事项数量已从151项缩减至106项,压减比例达30%,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依法列明了境内禁止或需经政府许可方可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非投资经营活动的管理措施、备案类管理措施、职业资格类管理措施等不列入清单,而是从其相关规定。这一调整进一步厘清了清单的适用范围,避免了管理措施的重复或冲突。
与2022年版相比,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从117项缩减至106项,删除了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例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这些调整降低了准入门槛,简化了市场准入流程,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多便利。
新版清单在放宽准入的同时,部分放开了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和零售单位筹建等领域。这些领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此外,删除了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等领域,取消了地方性许可措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推进“宽准入”的同时,新版清单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纳入管理范围。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新业态的规范管理,确保在放宽准入的同时,守住“管得住”的底线,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自2018年首版清单发布以来,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已历经四次修订,清单事项数量从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达30%。这一系列修订体现了我国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管理、推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开放的决心。
总结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市场准入管理进一步优化。通过放宽准入限制、精简管理措施、规范新业态,新版清单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未来,随着清单的持续修订和完善,我国市场准入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