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元器件 资讯详情
动力电池安全升级:国家标准筑牢新能源产业防火墙
 电池 2025-04-17 14:22:2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近日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法规范畴,并新增多项严苛测试项目。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核心关切,更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全产业链迈向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一、动力电池安全升级:“不起火、不爆炸”成硬性指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但电池起火事故始终是行业痛点。新国标针对热失控风险提出“零容忍”要求:在热扩散测试中明确要求电池发生内短路引发热失控时必须“不起火、不爆炸”,同时需提前5分钟发出预警信号,并确保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一标准较2020版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国内已有78%的整车及电池企业具备相关技术储备,14%的企业计划在2026—2027年完成技术攻关。

  二、严控风险场景:底部撞击与快充测试强化使用安全性

  新国标聚焦高频事故场景,新增两项关键测试。其一为底盘撞击测试:电池包需承受直径30mm撞击头以150焦耳能量进行三次冲击,在无泄漏、外壳破裂或起火爆炸的前提下保持绝缘性能;其二为快充循环安全评估:支持快充的单体电池必须通过300次20%80% SOC(充电时间≤15分钟)的循环后,仍能经受外部短路测试且“不起火、不爆炸”。这两项测试直击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的占比超50%的核心风险点。

  三、分阶段实施标准:过渡期为产业转型提供缓冲空间

  新国标采用阶梯式落地策略:2026年7月1日起,所有新申请车型需符合新规;已获批车型则有额外一年过渡期至2027年7月。这一安排兼顾行业现状与技术迭代节奏,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一季度国内电池产量已达326.3GWh(同比增长74.9%),产能扩张背景下渐进式改革可避免企业因标准骤变陷入被动。

  四、行业影响展望:新国标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为全球首个强制要求“热失控不起火”的动力电池标准,GB 380312025将重塑市场格局。其通过技术门槛倒逼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并加速创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如双面液冷、分舱隔离等结构设计已在头部企业中成熟落地。工信部解读指出,该标准不仅保障消费者安全,更将推动形成“研发—生产—检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为我国动力电池参与国际竞争奠定技术优势。

  总结而言,新国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以安全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通过强制性法规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行业有望在降低事故风险的同时,加速构建更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消费者信任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与全球市场话语权增强的多重目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