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年以来市场震荡调整背景下,医药主题投资迎来结构性反转机遇。主动权益类基金头部阵营中,北交所主题产品与医药行业基金形成"双轮驱动"格局,而医疗ETF持续获得大规模资金加仓。这一现象既反映了细分赛道基本面改善预期,也折射出市场对创新药械、消费医疗等领域的价值重估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4月16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51.71%的年内回报率稳居榜首,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紧随其后报收49.46%,而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凭借44.55%的涨幅跻身前三。相较于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名中新增两只医药主题产品,其中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以36.35%的回报率位列前茅。数据显示,超六成医药主题基金实现正收益,最高产品年内净值增长达44%,板块整体呈现强势反弹态势。
市场对医药赛道的信心在ETF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华宝中证医疗ETF单月净申购突破33.73亿份,基金份额攀至上市以来峰值的793.35亿份;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广发香港创新药ETF等产品分别获得25.8亿和19.59亿份增量资金。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来新成立的国泰创业板医药ETF与永赢港股通医疗ETF合计募集规模超4亿元,显示投资者对细分领域配置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分析指出,创新药板块正经历供给端驱动的结构性转变。适应症领域的强需求与弱供给格局催生"爆款药物"潜力,叠加政策催化与BD交易带来的业绩增量,相关企业报表端改善预期显著增强。消费医疗赛道则呈现差异化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和药店等刚需领域因老龄化趋势获得长期支撑。有观点强调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创新链条的全球竞争力尚未充分反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当前投资价值的核心支撑。
【总结】在市场风格转换与政策预期升温背景下,医药主题基金凭借业绩增长与资金流入双重优势实现突围。从北交所企业的高成长性到创新药械的价值重估,再到消费医疗赛道的需求韧性,板块内部呈现多维度的投资逻辑。随着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与估值修复进程的推进,医药健康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结构性行情的重要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