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药品 资讯详情
美国拟对药品加征关税引关注 国际医药供应链面临调整
 药品 2025-04-10 12:06:5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医药贸易格局持续演变,近期美国宣布对进口药品征收额外关税的政策动态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全球最大医药市场之一,美国此番举措不仅可能重塑国际供应链生态,也凸显出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与抗风险能力。

一、美国酝酿药品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波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药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宣布将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并计划将此前对中国输美商品的34%附加关税提升至84%。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初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包括化药、原料药在内的大部分医药产品已被豁免。这一政策反复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构其医药供应链的战略意图。数据显示,美国市场支付的药品价格普遍显著高于其他生产国,而此举意在推动本土制药产能扩张。

资本市场快速响应,沪深300医药ETF近期跌幅明显收窄,显示投资者对行业抗压能力的信心。相关企业披露的信息表明,多数头部药企海外业务占比仍较低,短期冲击可控。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内已出现反对声浪,欧洲制药协会警告该政策可能加速产业外流风险。

二、中美医药贸易现状与依赖关系分析

美国长期占据中国医药产品出口首位市场地位,2024年前三季度对美出口额达190.5亿美元,占中国整体医药出口的近20%。在原料药领域,美国对中国存在结构性依赖:80%的原料药需进口,其中布洛芬、氢化可的松等关键药品成分超过90%来自中国。统计显示,接近九成美国制药企业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若关税落地将直接影响其79%的合作方运营。

贸易结构呈现差异化特征,出口美国占比较高的产品包括原料药(45.2亿美元)、一次性耗材及诊断设备等。同期对印度出口61.3亿美元,形成中美印三国构成的全球原料药三角格局。这种深度交织的利益关系,使得政策调整的实际效果可能受到显著制约。

三、中国医药出口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

面对贸易环境变化,中国企业主动推进市场布局优化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数据显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444.7亿美元,同比增长7.7%,占比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至41.4%的历史高位。在原料药领域,除传统市场外:

拉丁美洲与非洲地区出口增速突破两位数增长

对柬埔寨肝素出口激增45%、对挪威增幅超60%

俄罗斯市场因地缘因素实现160.89%的爆发式增长

这种多元化策略有效分散了贸易风险。在医疗器械领域,除美国外,欧盟与东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保健康复用品、医用敷料等品类出口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行业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的接受度和需求量正以年均两位数速度提升。

四、行业展望与政策博弈下的未来走向

综合评估当前供应链格局可见,美国医药产业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其政策工具箱的实际效力可能大打折扣。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保持对美出口的同时,通过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构建了更具韧性的全球布局。

行业分析认为,尽管关税调整可能造成短期波动,但中国医药产品因性价比优势仍具备较强竞争力。未来产业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技术创新与质量认证层面。随着新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企业有望在保持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在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赛道实现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

总结来看,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既是挑战也是行业转型契机。中国医药产业通过深化全球布局、优化供应链结构,正在形成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的新阶段,持续巩固技术优势、完善合规体系建设将成为企业决胜国际市场的关键要素。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药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