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药品 资讯详情
美国启动关键产业国家安全审查:芯片与药品进口调查背后的贸易博弈
 药品 2025-04-15 17:06:4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地时间14日,美国政府宣布正式启动对半导体和药品的“232条款调查”。这一举措将审视进口产品对美国家安全的影响,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关税政策。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调查覆盖全球供应链核心领域,或将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同时加剧全球产业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性。

  一、半导体调查:技术主权与全球产业链博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药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商务部已从4月1日起展开针对“半导体及制造设备”的国家安全审查,涵盖芯片基板、裸晶圆等基础材料,以及消费电子、汽车、国防装备等领域所需的各类芯片产品。该调查将评估进口依赖对美本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可能在数月内出台针对性关税措施。

  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组件,半导体的全球供应链高度分散化。美国企业每年从亚洲和欧洲采购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及设备。若最终加征关税,不仅会抬高车企、电子制造商的成本,还可能迫使跨国公司将生产线回迁至本土或盟友国家,导致供应链重构成本激增。

  二、药品调查:医疗物资安全与全球制药生态链

  同步启动的“药品进口232调查”覆盖原料药、仿制药及成品药全产业链。美国每年从境外进口约60%的药物活性成分(API),其中爱尔兰凭借近20家美企工厂成为关键供应地,支撑起54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此次审查可能对跨国药企造成直接冲击。

  行业数据显示,若关税落地,制药企业将面临成本转嫁困境:提高药品价格可能导致政治反弹和消费者抵制;自行承担成本则需削减研发或裁员以维持利润。这或将导致新药开发放缓,影响全球医疗创新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等低成本国家可能借此扩大仿制药市场份额。

  三、232调查的法律争议与历史先例

  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此类调查需在270天内提交报告,但最终关税决策权归总统所有。此前美国曾通过钢铝232关税迫使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新北美自贸协定,并要求韩国接受被WTO禁止的出口配额限制。

  法律专家指出,该调查程序存在规则争议:WTO框架下,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贸易限制需满足严格条件,包括措施与实际威胁间的直接关联性。此前案例显示,美国单边关税往往难以通过多边审查,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行动,并加剧全球供应链碎片化风险。

  四、产业重构的长期影响与潜在代价

  分析人士预测,若半导体和药品关税生效,短期内将推高美国内通胀压力,并迫使企业启动耗时数年的供应链重组。例如,芯片制造商需投入数十亿美元新建本土晶圆厂;药企则面临原料药生产回流的技术壁垒和成本挑战。

  从全球视角看,此举可能加速产业转移:印度制药业或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欧美市场,而半导体领域或将形成以区域化供应为主的“中美双循环”。然而这种割裂模式将削弱规模效应,导致产品价格上升、技术创新放缓,并最终影响各国消费者福祉。

  总结

  美国对关键进口商品的国家安全审查,折射出其试图通过贸易政策重塑全球产业布局的战略意图。半导体与药品作为现代经济命脉,其供应链调整将深刻影响从科技竞争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然而,在WTO规则框架下强行实施单边关税措施,不仅可能引发法律争议和贸易报复,更会削弱全球化时代各国共享技术进步成果的潜在效益。这场调查最终如何落地,将成为观察全球产业链韧性与国际经贸规则演变的重要风向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药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