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0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正式上线,标志着广东省在教育数字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融合AI技术、强化湾区协同等创新举措,广东正推动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智能化升级,着力构建覆盖全域的智慧教育体系,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教育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广东省以“教育新基建”为核心抓手,统筹优化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推进教育装备数字化改造。通过“百千万工程”,重点补齐乡村学校数字化短板,确保专递课堂覆盖所有乡村校、智慧平台贯通每间教室,并实现数字应用全面普及。此举不仅提升硬件支撑能力,更为后续的智能化教学场景落地奠定基础。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深度应用,广东构建“五级贯通”服务体系,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探索AI驱动的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为每位学生定制适配的教育方案。同时借助本地科技企业优势,打造智能化管理、教研新场景,让前沿技术真正赋能课堂实践。
广东启动“新强师”工程与“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联动实施,重点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并吸引优质师范生加入,构建起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梯队。此举旨在让教师群体成为新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广东省强化“建用结合”的课程建设机制,鼓励媒体、文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开发,激发师生创作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将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素养培育与人格塑造融入数字化学习场景,形成家校协同的立体化教育生态。
广东主动对接港澳教育资源,推动课程共享、师资交流及科研协同,计划打造一批跨区域教育数字化合作项目。此举不仅促进三地优质资源互补,更将助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湾区标准”,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结语】
从基础设施升级到教学模式创新,再到湾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广东通过五项系统性举措构建起完整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系。这一进程不仅加速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质量提升,更以技术赋能撬动育人方式深层次变革,为全国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贡献了先行示范经验。未来,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广东省有望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并持续引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