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背景概述
随着液态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其散装运输环节的安全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容器清洁、流程管控等细节问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市场监管部门正通过标准化手段强化行业监管,以降低污染风险并保障消费者权益。
为系统解决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中存在的潜在污染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该文件聚焦于建立覆盖运输全链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重点针对制度建设、容器维护、过程控制等关键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期为2024年4月3日至5月3日,旨在广泛收集行业意见以完善标准内容。
《技术规范》首次对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的定义进行统一,并从制度与人员责任、容器清洗维护、过程控制及记录管理四大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1. 制度与人员:明确企业需建立运输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定期培训,确保操作合规性。
2. 容器清洁与维护:规定运输容器的材质选择、清洗消毒流程及日常检查标准,防止交叉污染风险。
3. 过程控制:要求实时监控运输环境(如温度、卫生条件),并对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4. 记录管理:强调运输全流程需留存可追溯的电子或纸质记录,便于问题排查与责任追溯。
《技术规范》在起草过程中注重与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协调,例如与包装材料安全要求、微生物检测方法等强制性标准形成互补。同时,其适用范围涵盖乳制品、植物油、饮料等常见液态类食品的散装运输场景,确保覆盖行业实际需求。
总结展望
此次技术规范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在液态食品散装运输领域迈出了标准化管理的关键一步。通过明确各环节的操作准则和风险防控措施,新规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也为后续监管执法提供了依据。随着标准落地实施,消费者对液态类食品的质量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动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优化运输管理体系,实现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双赢目标。